>>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2023 ->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 图片头条
“在那里遇见你”——美丽新宁夏系列报道⑤丨宁夏21景中唯一的工业景观,科创宁东美在何处?
2023-07-20 16:04:08   
2023-07-20 16:04:08    来源:宁夏日报客户端

 

科创宁东,是宁夏二十一景中唯一工业类景观。其中最令人振奋的是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到宁东能源化工基地视察,发出了“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伟大号召的地方——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公司年产400万吨煤炭间接液化项目现场。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伟大号召被“书写”在宁东大地上。


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公司年产400万吨煤炭间接液化项目现场,周龙同其团队人员检查设备运行情况。

走进项目现场宽阔的中央大道,两旁塔楼林立管廊交错,伴随着经年不绝于耳的轰鸣声,热浪阵阵袭来,仿佛置身钢铁森林。


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公司年产400万吨煤炭间接液化项目现场,周龙(左)同其团队人员检查设备运行情况。

偌大的项目现场鲜少有工人身影,远远看到二楼平台上有人对着设备比画,那是周龙同其团队在检查费托合成装置循环换热分离器运行情况,在高达70米的框架中,他们就像枝头栖息的鸟儿。


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公司,周龙(左二)与团队人员召开技术交底培训会。

周龙现任煤制油合成油厂费托合成二车间党支部书记,在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从业14年,曾参与世界首套MTP装置试车和技改,参与装置核心设备MTP反应器分布器改造、丙烯压缩机防倒转及干气密封改造等大大小小百余项技术改造及优化。



宁东有一个时刻足以载入史册,那是2016年12月21日23时50分,煤炭间接液化示范项目成功打通全流程并产出合格产品,标志着中国成为全球唯一同时掌握百万吨煤炭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技术的国家。


    宁东现代煤化工中试基地,实验员在微反应技术实验室作业。基地围绕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形成集节能降碳技术研发、项目孵化、产业加速于一体的产业创新体系,推动科技成果中试放大孵化育成和技术成果产业化落地。

时间来到2017年,正值项目试车后的第一年试运行阶段,周龙正参与费托合成反应器关键核心部位改造项目。“当时刚刚投产一个月就需要停下来检修,因为如果不能将粉状的催化剂与合成气完全分离,下游设备将面临严重堵塞和磨损,产品质量也会大打折扣。”周龙介绍。

通过不断技改,目前反应器负荷可达到每小时38万标准立方米,优于设计的35万,生产设备从每月维修到三年一大修,产量和品质大幅提升。



彼时,像周龙这样从全国各地招聘而来的大学生以及宁东煤矿原有的产业工人,组成了宁东建设的“排头兵”,数十年来,他们在崭新的领域里摸黑探路,在一次次技术攻坚中爬坡过坎。当煤炭产业链被一再拉长,他们也从“生手”成长为“大拿”。“过去人才纯靠引进,现在可以向同行业输出人才。我们对这里也有了归属感,从单纯的打工人变为情系宁东的主人翁。”周龙说。


宁夏煤业煤制油分公司中央控制室。

宁夏煤业煤制油分公司中央控制室里,员工们通过电脑远程控制设备的启停和参数调整,场面壮观。“这不算啥,现代化的化工厂就是如此,现场巡检只需要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养。”周龙说:“现在我们一线员工都穿着白衬衫上班,家里长辈说他们作为老煤矿的退休职工都不敢想象。”


宁夏倬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测试中心,工作人员使用气相色谱仪检测咪唑样品纯度。

2022年,宁东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00亿元,工业总产值近2000亿元,工业体量约占全区30%,税收总量占全区近四分之一,成为我国中西部最大的化工园区。从戈壁滩到工业奇观,宁东背后的“蜕变秘籍”正是像周龙一样的实干者,在一代代宁东人的接续奋斗下,能源命脉牢牢攥在国人手中。(宁夏日报记者 王晓龙 白茹 文/图/视频)

【编辑】:尤天竹
【责任编辑】:马江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