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新寻绿,山高海阔景自深 10月8日至11日,本报记者先后到福建厦门、泉州、莆田和福州,探新寻绿,进企业、看工厂,通过镜头和笔墨展示闽宁协作相关成果及福建省改革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先进做法。 山海千里同“风”起 闽江两岸,东海之滨,活力奔涌,现代化建设的蓬勃脉动升腾无限精彩。又一次,跨越山海,“闽”和“宁”温馨同框。10月10日至11日,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李邑飞,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张雨浦带领宁夏党政代表团到福建省学习考察,出席闽宁协作第二十九次联席会议,开启山海协作新征程。29年,“宁”往“福”来、从未间断,两省区党委... 福建女儿曾雅碧《援宁日记》记录驻宁点滴 近日,当记者视频连线已从海原回到福建的挂职记者曾雅碧时,她动情地回忆起离别时刻:在海原县三河镇枸杞园采访,58岁的村民马梅香拉着问她:“你走了,我以后还能见到你吗?”“我哽咽着说不出话,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曾雅碧声音微颤,“我告诉她说可能不会了,但我会想你们的。” 闽宁工信领域产业供需对接推介活动在泉州举行 10月10日,2025年闽宁工信领域产业供需对接推介活动在福建省泉州市举行。闽宁两省区园区、企业零距离对接、面对面交流,达成多项合作共识,成功签订一批好项目,投资金额约10亿元,进一步拓展了闽宁在工信领域的合作广度、深度。 西海固,涌动的“海” 感恩习近平总书记深情牵挂,搭乘闽宁协作“列车”,西海固人民紧随时代节拍、铿锵赶路,实现“土”与“旧”重生、“新”与“兴”交融,在这片“并不受老天眷顾”的土地上,攀峰越岭平坎坷,踏歌逆舟斩风浪。如今的西海固,每一天都是新的,恰是风华正茂时。 山海和鸣共潮生 10月9日,永宁县和厦门市湖里区、思明区联合共建的闽宁产业园里,机器轰鸣、干劲满满。星汉智能科技(宁夏)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30多名工人正在组装超算服务器。 车厘子树下“抢”收成 “一棵车厘子树苗200元,一栋大棚光树苗就投入30万元,还得等一两年挂果,心里能不慌?”泾源县大湾乡杨岭村杨岭生态园负责人马克明道出许多农人“高投入、长周期、靠运气”的焦虑。 潘文贤:扎根隆德“他乡”变故乡 在隆德县,潘文贤一家从福建远道而来,不仅在这里扎根安家,更是开创了自己的事业。10月22日,走进宁夏隆德人造花工艺有限公司生产车间,20余台全自动化注塑机同步运作,伴随着机器的轰鸣,一株株精美的人造花逐渐成形。“今年我们新增了6台机械手,生产效率提高了一倍多。”总经理潘艺新自豪地说。 李辉钦:让直播流量变市场“留量” 10月21日下午,走进永宁县闽宁镇为福建援宁干部、闽宁推荐官李辉钦量身打造的直播间,手机支架、补光灯等设备一应俱全。35岁的李辉钦告诉记者,再次回到闽宁镇已经两个多月,目前在“李辉钦赞闽宁”视频号推出了首期《新征程 新出发》视频,反响不错,点赞量高,通过回归视频预热直播间增加流量,为后期直播做准备。 闽宁协作 山海情深 | 山长水阔不辞其远 一以贯之不改其志 从福建北上,穿越山川、黄河、平原,便来到宁夏。2000多公里的守望相助、10000多个日夜的千里结亲,留下了闽宁人的足迹。 学习 感悟 碰撞 实践 一段“兄弟情”,一份“结缘心”。28年,山海携手,造就了一个先富带后富共同发展、东部扶西部共同繁荣、外力促内力共同奋斗的样板。9月28日至29日,宁夏党政代表团带着感恩之心、热切之情,赴福建考察学习,通过这场山海之约,探寻“高处”之路,共奏发展交响。 融媒 闽宁情更长·“宁”视闽江 ∣ 盼盼食品:一桶... 闽宁情更长·“宁”听闽声 | 海辰储能:如何用... 闽宁情更长·“宁”听闽声 | 厦门航空:云端白... 视频 | 山海相册 27年,他们在瀚海“种”星星 闽宁情更长·“宁”听闽声丨遇见“见福” 情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