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和自然演进的重要成果,也是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些宝贵财富,是我们的共同责任,是人类文明赓续和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这是一块神奇的息壤。苇绿如玉,蒿红似火,鹤鹿齐鸣,万鸟翔集。2019年7月5日,在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盐城黄海湿地作为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的代表,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一处滨海湿地世界自然遗产。
它们,都是防御外敌进犯的中流砥柱,一位个子奇高天赋异禀,一位练就了金钟罩铁布衫。每一座城堡都是一首凝固的史诗,在诗里,砖石能言。
9月27日,英国伯明翰大学莎士比亚学院院长、莎士比亚出生地基金会理事迈克尔·多布森,英国开放大学教授尼古拉·沃森一行来到江西抚州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陶瓷坊参观。张志刚手持自己制作的《牡丹亭》瓷盘向他们介绍...
创建于公元4世纪的敦煌莫高窟,伴随着丝绸之路的兴盛,历经了千余年繁荣与沧桑。1944年,敦煌研究院前身“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结束了敦煌石窟近400年无人管理、任凭损毁、屡遭破坏偷盗的历史。一梦入敦煌,一眼续千年。80年的...
水草葱郁,芦荻摇曳,大片盐地碱蓬给湿地铺上奇幻的“红地毯”。水波荡漾间,一群群鸥鹭掠过……这是记者日前在山东东营黄河口候鸟栖息地看到的景色。
叶落绿意在 万物知秋来 有一种美 叫南大港的秋天
文化中国行 黄河口候鸟栖息地的“新发现”
9月下旬,巴丹吉林沙漠迎来一年中的壮美时刻,高大沙山巍峨雄壮,多彩湖泊如宝石般点缀其中,勾勒出这里的独特风景。
在今年我国刚刚入选世界自然遗产的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中,山东黄河口候鸟栖息地是其中面积最大的一处,被誉为“候鸟国际机场”。今年以来,当地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和观鸟爱好者们不断有新发现。
在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上官地村 白墙青瓦里外焕新的村貌 新建的环湖景观栈道 古貌与新韵相容共生 “石板稻田”丰收在即
“穿着非遗、吃着非遗、跳着非遗” 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 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
9月7日至8日,西部文学和影视发展学术研讨会在银川举行,来自区内外的文学与影视界大咖汇聚一堂,共话文学创作与影视深度融合发展之路。
“外眼看湛 相约点赞”外籍友人探访鲜美湛江交流活动于9月22日—9月25日举行。丹麦籍自媒体博主Julie Odsgaard Laursen表示,她非常喜欢湛江美食,这里的饮食文化与她之前了解到的其他地方的饮食文化不同,人们非常注重食物的新鲜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