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绍兴仓桥直街,人来客往。傍晚,居民童秀娟把小饭桌搬到家门口,倚街而坐,拈起一只醉虾嘬起来。寻常烟火味,弥散开来。
在宁夏,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着历久弥新的异彩,从表演艺术到传统手工技艺再到匠心创新,这些文化瑰宝不仅见证了宁夏的发展历程,更承载着一脉相承的文化力量。
“唯此桃花源,四塞无他虞。”地处浙江西南山区的松阳县是历史文化名镇,有着1800多年的历史。4月24日,记者随“文化中国行”采访团走进松阳明清老街,感受到街区里浓郁的生活气息,坚守传统技艺的手艺人令人印象深刻。
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的鲁迅故里,建于鲁迅诞生和成长的故土上,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慕名而来。4月24日,记者走进鲁迅故里,一名国际友人现场念对联,晒古文功底,大赞中国传统文化。
拥有中国传统村落78个,被誉为“最后的江南秘境”;森林覆盖率80.2%,空气质量优良比率100%,宋代诗人沈晦曾留下“唯此桃花源,四塞无他虞”的赞美;建县于东汉建安四年,有着1800多年的历史……
23日,“文化中国行”集中采访活动来到浙江,当晚,来自中央和地方媒体的90余名记者、编辑,兵分两路,分别走进杭州清河坊历史街区和桥西历史文化街区。
苏州平江路深弄小巷,大门敞开的老宅院落内,“老街坊”闭目养神,一旁收音机放着评弹,咿咿呀呀。屋外,蔷薇花如瀑布般倾泻,头带簪花、身穿绸缎的年轻人结伴路过,不时停下脚步,倚墙拍照,听一腔江南软调。
苏州仓街小新桥巷6号是个安静的园子,名唤耦园。三面临河、树影婆娑,隐于古城寻常巷陌之中,遮挡了市井的嘈杂。耦园前身为“涉园”,建于清初,后由苏松太道道台沈秉成购得,设计重修后,夫妇二人隐居于此,更名“耦园”。“耦”本意...
古往今来,扬州城有着别样的魔力,无数文士雅士赋诗吟咏,留下大量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作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城古迹遗存众多,各地游客心驰神往。从文博、大运河到非遗,扬州的历史文脉在活化中得到传承。
苏州平江路上听一段《声声慢》,南京夫子庙里赏一场秦淮灯彩,常州青果巷里追寻江南名士,无锡清名桥打卡近代民族工商业遗存……近日,记者走访江苏代表性古建筑老街区,感受一砖一石、一房一瓦、一街一巷留下的光阴故事。
4月20日,“文化中国行”主题宣传活动走进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看中华传统文化在一片古街区里的传承与发展。
每当我们谈及中华文化心里总是自豪满满,如果要问中华文化在哪里?你会怎样作答?
周末,位于苏州古城的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一片热闹。许多游客直奔大儒巷38号,只为体验桃花坞木版年画这一非遗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