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均海拔2700米的青藏高原东南麓,西藏林芝市波密县的桃花沟绵延数十里。每年春天,粉白的花瓣与雪山相映成趣,构成“雪域江南”最动人的风景。
那曲,在藏语中意为“黑河”。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地处西藏北部,平均海拔超过4500米。2014年,刚刚大学毕业的土旦格桑来到那曲市特殊教育学校,决心奉献自己的青春帮助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们。时至今日,一批又一批孩子走出特教学校,迈...
曾经,贡觉卓玛在北京是一名新闻工作者,2019年底,她辞去稳定的工作,回到家乡西藏开启创业之旅。她说,作为一名记者,我总是在记录别人的故事,我希望有一天,能够创造属于自己的故事,为家乡做点实事。于是她回到西藏创立“诺诺教...
“习近平总书记给我们回信了!”五四青年节之际,在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们激动得欢呼雀跃,并第一时间认真学习了回信。
他们感慨,这里“机遇无限”;他们动情地说,理想主义的花在这里绽放;他们亦坚定表示,建设新疆是场彼此成就的双向奔赴……青春的舞台不只有“大厂”,更有“大地”。
青春,应该在哪里用力、对谁用情、如何用心?这青春的命题,引一代代青年上下求索。其中,有那么一批人,用热血战胜困难,用奉献传递希望,用岁月书写无悔。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让我们走近西部计划志愿者,倾听他们的答案。
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一直被视为“艰苦”“偏远”的新疆且末,县城边缘的沙漠正被梭梭与草方格慢慢覆盖。黄沙与绿意之间,有一块干涸的滩地,大片盐碱裂纹,是大雨曾经来过,却终究被沙漠吞没的痕迹。
4月16日10时,青铜峡市宁朔中学高二(16)班英语急救主题课上,彭娜用一口流利的英语讲解急救知识。学生们围绕遇到紧急情况时如何应对热烈讨论,英语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一次志愿行,一生志愿情。”这句话,恰如其分地诠释了沈洲洲作为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的初心与坚守。2024年,沈洲洲从青岛理工大学毕业。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他毅然报名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并被分配到灵武市郝家桥镇镇政...
“我一直在寻找人生支点,‘三支一扶’计划给了我一个机会,让我可以做一颗‘种子’,在家乡扎根、破土、生长。”站在绿意葱茏的桑园里,徐浩铖感慨地说。
挑战接踵而至。去年3月,由于新井投产,没有远传数据,李庄103-3井生产情况出现波动,他留守现场,每半小时记录一次油压套压数据,最终发现该井被水淹,及时上报作业区,采取排水措施,避免了进一步损失。
收起画笔、走进社区,绘画专业毕业的王兰才发现,生活是一幅更宽广的画卷,需要用心去描绘。2019年,王兰考入宁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绘画专业学习国画。本科4年的大部分时间,王兰都泡在画室。那时的她内向安静,最熟悉的是墨锭研磨时的...
3月27日,塔克拉玛干沙漠沙尘弥漫。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西北油田顺北油气田,天地一片昏黄。此时,西北油田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钻完井研究所主任师陈修平,正聚精会神地研究和攻克现场钻井难题。“新开发的顺北二区,气井越来越多...
2016年,赵浩兰从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通过特岗计划,来到了独龙江乡中心学校,担任乡村教师。一晃就是9年,赵浩兰像高山幽谷的兰花般扎根江畔,成为特岗教师用青春点亮西部乡村教育的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