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财经第一线
隐性乱收费信息不对称
二手车电商平台可信吗?
2018-09-27 07:26:10   
2018-09-27 07:26:10    来源:新消息报

  近年来,二手车市场发展迅速,巨大的市场蛋糕催生了很多二手车电商交易平台。这些平台宣传的所谓“不赚差价”“专业认证”等等广告语打动了很多消费者。然而,事实确实如此吗?记者调查了解到,一些二手车电商平台投放的广告精美、显示的价格诱人,背后却频现隐性收费、销售故障车等乱象,行业可信度屡被质疑。

  二手车比新车还贵

  银川消费者周先生在某二手车电商平台购买了一辆二手广汽本田雅阁轿车,这辆八成新的车在网上的标价是16.8万元,最终将车价砍到16万元。周先生介绍,这辆车的车况确实不错,本以为淘到了好货,可没想到,交付时除了要缴纳服务费近5000元外,还要缴纳贷款手续费5000元、卫星定位安装费1500元、保险费近8000元,总计接近22万元。

  “这个费用我都可以买一辆新车了。”周先生说,买二手车本来就图个价格低,没有购置税,怎么都感觉像被骗了一样。

  记者了解到,目前几乎所有的电商中介平台都会收取3%-5%的服务费,而所谓的卖方和买方直接交易的也很难实现。

  银川市陆捷汽车市场分析师张淼告诉记者,目前,二手车电商平台都会收取一定比例的服务费,其实就是中介费,消费者从电商平台上购车,实际在很多平台上也是实现不了的,最终卖车给消费者的还是二手车商,并且服务费只是这些电商平台利润的冰山一角,金融业务才是其收费的主要来源。

  各种隐形消费要当心

  银川世纪大通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是专门从事二手车经营的经销商,总经理马震告诉记者,二手车销售的各个平台的盈利模式不一,赚取的利润来源也各不相同。一般来讲,门店售出的二手车首先商家要垫付全额车款,之后要给车辆修修补补,加上年检等手续费,还得花两三千元。“一台二手车,最起码要保证5%的利润,不然就没办法回本了。利润最好的车可以赚到车价的10%左右。”马震说。

  而电商平台售车则不同,马震告诉记者,一般所谓二手车直卖平台都要收取买家车款4%的服务费、过户费约700元、GPS安装费约1000元。平台往往要求强制性办理贷款,还有2%的贷款服务费,贷款3年还要收相当于车款3%的金融返利,如果再加上强制性购买保险,至少10%的利润。

  此外,他向记者解释:“电商平台有了最新的车源,都会先对我们车商开放,让我们来议价,如果车商给的价格低于平台的保留价,平台就可能会在网上挂。”

  信息不对称入手需谨慎

  记者调查发现,二手车交易平台虚构车况车源和交易信息、检测走过场等问题也十分突出。

  在二手车电商的广告宣传和营销中,不少平台宣称有数百项专业检测,确保车辆质量,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近年来发生的二手车电商消费维权案件,其中占比最高的起诉就是“隐瞒实际车况”。

  去年5月,银川市的李女士通过某平台花费11.6万元购买了一辆宝马mini二手轿车,车辆信息显示该车车龄5年,无泡水、碰撞等重大事故,李女士支付了4000多元的服务费后提车。

  刚开始使用的半年里,李女士并未发现车辆有太大异常,直到去年入冬后,该车频繁出现发动机二缸缺火,怠速抖动严重的情况。经4S店检测,是因该车发动机缸盖有细微裂纹导致。

  李女士随后与电商平台交涉,但对方以其收车程序已正常完成为由,拒绝了李女士的要求。无奈下,李女士花费上万元将车修好后准备卖掉,但二手车商在检测时又发现该车有过碰撞事故及其他故障。最终,李女士只能廉价将车卖掉,损失数万元。对于她来说,这一次的消费体验实在无法忍受。

  专业检测本应是保障车辆质量的重要环节,可在不少平台却只是走过场,沦为压价的手段,与广告中宣称的上百项专业检测相去甚远。

  张淼介绍,现在二手车交易平台的车辆检测人员大多不是国家专业车辆评估人员,有的为了增加销售提成常常自降检测标准。

  行业监管需加强

  张淼认为,目前二手车市场小、散、乱的特点十分普遍,对于二手车电商平台的资格认证、质量监控、事后追责等细化制度也尚未完全建立,应尽快建立和完善相应监管制度,探索建立可查可控的诚信交易体系。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建议,要借助信息技术增加透明度,既要健全二手车交易制度,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二手车质量追溯体系,强化对二手车质量的监控,相关信息向消费者公开,避免消费者与电商平台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又要加大监管部门对企业广告打擦边球行为的处罚,督促企业对消费者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全面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安全保障权,维护消费者权益。(姜华/文)

【编辑】:张静
【责任编辑】:李涛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