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奶牛厂、肉牛厂、饲料加工房……近年来,吴忠市利通区扁担沟镇大力发展养牛产业,这个曾经贫困的镇子一天天“牛”了起来。
2月19日,记者走进扁担沟镇,看到人们严阵以待抗疫的同时,依然没有放松生产。伴随着牛肉价格不断上扬,扁担沟人更加精心地做起了“牛文章”。
肉牛养殖园区。
空壳村“脱壳”
“这样一头牛,给1万元都拉不走!”2月16日下午,在扁担沟镇石家窑村一家养殖场里,村主任马国柱指着一头西门塔尔牛估价道。
眼前的养殖圈棚中,除了西门塔尔牛外,还有安格斯、奶花子等品种,皮毛花色斑斓,在阳光照耀下反射出油亮的光芒。
“现在养牛行情好得很,1头牛犊养半年出手,能纯赚3000多元哩。”驻村工作队员吴敬学告诉记者,养牛场由村集体独资经营,马国柱担任法人,效益全部归村集体所有,其中一半用于发展养殖、一半用于改善民生。
石家窑村曾经是一个空壳村,村集体没有1分钱收入。“石家窑村过去由吴忠市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代管,移交给扁担沟镇后,暂时没有获得行政村编制,获得不了相关项目的资金支持。”吴敬学解释“空壳”原因。
去年7月,石家窑村利用吴忠市农发办支持的100万元资金建起养牛场,除了将养殖规模扩大到目前的54头外,还赚取了首笔2.18万元的村集体收入,让空壳村顺利“脱壳”。
受当地养殖户启发,石家窑村兴办的这家养牛场采用“1托3”模式:2019年7月,采购首批14头待产母牛,后面陆续采购3批牛犊,让1头母牛托养3头牛犊。“母牛产奶量大,自己下的小牛吃不完,还能再奶两头小牛。”马国柱解释说。
养牛场中,身穿蓝色工作服的胡建明来回奔走备料,准备喂牛。
老胡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在牛场工作年收入能达到3.5万元。
去年10月,老胡搬进新建的80平方米砖瓦房中,告别了土坯房。作为危房危窑改造项目,他获得了3万元的盖房补助。在政策的帮扶下,胡建明工作、住房“双喜临门”。
疫情发生后,石家窑村驻村工作队队长被居家隔离,无法下村开展工作。吴敬学和另一名工作队员主动“替补”,大年初二便下沉到村内,既要开展疫情防控,还不时走访牛场,防疫养殖“两手都抓、两手都硬”。
在沉着应对疫情的同时,石家窑村各项生产活动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今年3月,利通区将投资300万元在石家窑村打造养殖园区,园区占地47亩,新建标准远高于现有养牛场,竣工后将接纳村集体名下的所有牲畜。
“新园区除了给村集体养殖创收外,还能租出去再挣一笔钱。”马国柱信心满满地说。
肉牛膘肥体壮。
移民村脱贫
和置身村郊的石家窑村集体养殖场相比,这家坐落于荒山上的养殖园区显得更加大气。
“园区占地300亩,道路三纵三横,其间星罗棋布着300栋圈棚……”置身于扁担沟镇扶贫产业肉牛养殖园区主干道上,记者的眼神跟随着利原村党支部书记何鹏云的讲解而流转,却触及不到园区的边界。
2019年7月,投资7000万元的扁担沟镇扶贫产业肉牛养殖园区正式建成。
这个建在荒山上的园区很是“嫌富爱贫”,只允许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的牛免费入住。
为了进一步吸引建档立卡贫困户来园区养牛,养殖场还在内部设立了住宅区,供养牛户在此休息,并计划投资100万元再建一家饲料加工厂。
“村里产玉米,可以直接作饲料配料,能够节省成本,而且喂得也放心。”何鹏云说。
因为优惠多多,养殖园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驱牛前往,共吸引200多户送养1000多头牛,来自利原村、利同村、渔光湖村3个周边移民村。
扁担沟镇扶贫产业肉牛养殖园区采用的也是“1托3”养殖模式。
建档立卡贫困户罗玉录一口气养殖50头牛,整整占据了3个养殖圈棚。如果在利原村家中的狭小圈棚中,他顶多能养10头牛,被有限的场地限制住了养殖规模。
“在家里养牛,夏天臭气熏天,引得苍蝇乱飞,严重影响自家和邻居生活。”何鹏云说,在荒山上养牛就可以规避这个问题。
与石家窑村的集体养殖场不同,扁担沟镇扶贫产业肉牛养殖园区凸显“各自为政”——入驻园区后,各家操心各家牛,园区提供水电等基础服务,但并不包办具体养殖事宜,为养殖户提供自由发展空间。
在不同养殖圈棚一侧,或堆放着玉米秸秆,或堆积着打成方捆的草料。
随意走近一处圈棚,隔着棚上半遮半掩的塑料布,何鹏云指着一头夏洛莱牛说,“现在出栏能卖1.6万元,净出肉350多公斤。8月出栏的话,牛的个头长得比我还高,能卖2万多元哩。”
不久前,入驻园区的利原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姬占林出栏5头牛,一次就赚了2.5万元。
2009年,利原村村民整村由原州区移民而来,有着丰富的肉牛养殖经验。近一年来,牛肉价格不断上扬,这些移民在园区中放手养殖,人人都美美赚了一笔。
近水楼台先得月。利原村距离养殖园区只有5公里,村上绝大多数建档立卡贫困户都选择在这里养牛,目前已达60多户。受惠于这一养殖园区,利原村在2019年甩掉了贫困的帽子。
何鹏云告诉记者,伴随着养殖园区二三期项目的后续跟进,将带动周边更多的移民村“牛”起来。(记者 杜晓星 苏峰 实习生 马磊 王金芳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