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财经第一线
“钱袋子”鼓起来 好日子“火”起来
2021-08-18 09:52:05   
2021-08-18 09:52:05    来源:宁夏日报

  全面小康,幸福生活,关键要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今年,自治区党委、政府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出台《关于实施城乡居民收入提升行动的意见》,确保“十四五”末全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5万元以上,年均增长6%左右,收入水平走在西北地区前列。

  锚定目标,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宁夏以发展产业为支撑,以技能培训为抓手,以创业促进就业,千方百计拓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渠道,让百姓“钱袋子”更鼓、“家底子”更厚。1月至6月,全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17756元和5643元,同比增长11.3%和13.5%。

  数据见证幸福生活。实干奋进新的赶考路,一幅安居乐业的幸福画卷次第展开,生活在宁夏各地的每一个人正成为这幅画卷中的一抹抹亮丽色彩。

012.jpg

吴忠市利通区东塔寺乡白寺滩村大青葡萄种植基地。

  1

  产业撑起富民好“钱”景

  吴忠市利通区东塔寺乡白寺滩村是传统的农业大村,悠久的龙二大青葡萄种植历史让该村出了名。村里1780亩大青葡萄开园上市后,每年都会吸引周边市民慕名前来采摘游玩,村民的口袋逐渐鼓起来。

  “现在有大青葡萄这个产业,好日子是越来越有奔头。”今年45岁的龙学凤和丈夫张伏国传承着父辈们的种植技术,经营着8亩大青葡萄园。

  每年从大青葡萄起沟开始,搭架、剪枝、施肥等每一个环节,龙学凤和丈夫亲力亲为精细管理,大力发展有机精品设施大青葡萄产业,龙学凤和丈夫成为村里的创业致富典型,从土地里刨出了富日子,过上了好光阴。

  前两年,小叔子张宏国借助村里大青葡萄产业打造集特色生态养殖、绿色采摘、观光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葡源生态农庄,龙学凤和丈夫张伏国瞅准商机,贷款40万元将自家大青葡萄园整修提质后“入股”。引进新技术、管理更用心,设施温棚大青葡萄比大田提早上市35天,年收入达20余万元。

  今年从7月中旬开始,龙学凤家的联动日光温棚内的产品又提早上市,每公斤大青葡萄最高卖到60元。“钱袋子”逐渐鼓起来,龙学凤的精气神一天比一天足,不仅说话有底气了,穿着打扮也越来越时尚。“40万元的贷款已经全部还清了,从今年开始,卖大青葡萄赚来的钱就能存银行了。”龙学凤笑着说。

  “这些年,有党和国家支农政策撑腰,我们农民的日子是越过越好。”60岁的村民杜福高兴地对记者说:“今年虽说二铵每袋涨了30元,磷酸二氢钾肥每袋也涨了10余元,种田的成本比去年略高。但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看大田葡萄挂果长势,收入肯定比去年高。”杜福预估今年自家的3亩大田大青葡萄至少能收入5万元。“家里种着3亩大青葡萄和5亩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我还在外面做点小生意,年收入10万多元。”杜福说,现在几个孩子结婚成家后都在城里上班,他和老伴的日子越过越滋润。

  稳定收入是百姓幸福生活的来源。白寺滩村把大青葡萄种植作为村民增收致富产业,330户种植户年亩均收入达3万元以上。

  “现在,老百姓的收入提高了,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发展产业、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也越来越足。”东塔寺乡副乡长魏娜娜说。

  让土地成为聚宝盆、产业成为致富源。宁夏明确提出,要夯实产业致富基础,培育壮大各类市场主体,加快发展九大重点产业,完善与就业容量挂钩的产业政策,优先支持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以产业高质量发展确保城乡居民有业可就、有钱可挣。

  目前,宁夏各地各项富民产业正兴旺,百姓收入稳提升,幸福生活正红火。

<p>  家庭妇女学习美容操作技能。</p>

家庭妇女学习美容操作技能。

<p>  在扶贫车间实现就业的女工。</p>

在扶贫车间实现就业的女工。

<p>  家门口就业挣钱。</p>

家门口就业挣钱。

  2

  家门口就业稳增收

  秋日清晨,海原县的天气已十分凉爽。39岁的李慧芬早早起床,收拾好家务,简单吃完早饭,穿件外套,匆匆赶往离家不远的服装厂上班。

  “最近要给客户赶制一批订单,大家都加班加点干活。”7时30分,李慧芬打完考勤卡走进生产车间时,已有十多位同事在忙碌。

  海原县闽宁纺织制品有限公司几百平方米的服装生产车间里,近百台缝纫机整齐排列,李慧芬和姐妹们把一捆捆布匹制成一件件成衣,打包后销往国内外。

  “注意一下,这个针脚再细点。”李慧芬弯下腰,轻声地叮嘱。

  从海原县贾塘乡一位围着锅台转的家庭妇女,到服装生产车间带班小组长,李慧芬在家门口实现了人生的“逆袭”。

  “生产车间分4个班组,我们小组每月考核都拿第一。”李慧芬自豪地说。由于勤劳能干,仅有初中文化的李慧芬带着小组31名姐妹,日人均生产量达140件,计件月工资达3000元以上。

  “既能赚钱补贴家用,又能照顾孩子上学,这份工作真的挺好。”每月收入3800余元,除了两个孩子上学和生活费支出2000余元,李慧芬还能存1800元左右。

  在海原县,闽宁纺织、卡立方、电脑刺绣、金邦智能等企业建设了18家扶贫车间,开展就业服务,让李慧芬等764名城乡居民实现了家门口就近就地就业,收入稳定增加。

  就业是民生之本、幸福之源。今年以来,为不断拓宽城乡居民增收渠道,宁夏通过采取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行动、困难人员就业援助行动等措施,深化闽宁等省际协作,支持脱贫人口稳定就业。1月至6月,全区74.38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39万脱贫人口、0.41万边缘易致贫人口实现就业,向福建输送农村劳动力4743人。

<p>  龙学凤给顾客剪大青葡萄。</p>

龙学凤给顾客剪大青葡萄。

  3

  一技傍身有市场

  在培训学校美容导师的指点下,海原姑娘虎中宁用娴熟的手法为顾客做皮肤护理。

  从20余岁到32岁,这个农村姑娘一直在外务工。因为缺乏一技之长,虎中宁只能做小工、当帮工,每月收入最高不足2500元,最低有过几百元。去年7月,海原县就业创业与人才服务中心组织举办美容师职业技能培训班,她积极报名参加。培训学习考试合格取得了初级美容师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后,虎中宁被介绍到一家美容院上班,实习期间月工资就达3000元。“身有一技之长,胜过黄金万两。”虎中宁说,由于她的美容手法越来越娴熟,深受顾客欢迎,今年工资增加到4000余元。

  改变这个农村姑娘命运的,是宁夏深入实施的职业技能提升行动。通过这一惠民政策,广大城乡劳动者学到了更多面向市场的就业本领,使自己成为技术从业者、产业工人或未来的创业者,并释放出的巨大潜能。

  无独有偶。7月中旬,在海原县海城镇街道办事处黎明社区开办的城乡劳动力美容师职业技能培训班上,50名家庭妇女每天无一人旷课,都积极认真地学手艺。

  “大家要注意,画眉有讲究:眉头虚而淡,眉腰稍深,眉尾细而尖;上虚下实,前虚后实。”培训老师王倩拿着眉笔,以一位学员为模特,进行现场实操教学。

  田秀兰站在王倩身傍,看着王倩手中的眉笔稳而又准,画出的眉毛淡而有形,羡慕地说:“我啥时候才能学到老师的这本事?”“别着急,你要记住画眉毛的基本原则,还要根据每个人的脸形来画适合的眉形。”看到田秀兰略有不解,王倩手把手地给她进行指导。

  “为啥要来培训?”“在家闲着没事干,学点本事出去好就业。”对于记者的提问,田秀兰笑着说。“守在家里挣不来钱。再说,30多岁的人,到哪儿打工都要有技能,这次培训是难得的机会!”话不多,但她说得很实在。

  “国家开展的职业技能提升培训政策好,不仅为城乡劳动者提供了学习的机会,也给我们创业者搭建了平台。”固原市索菲娅职业培训学校负责人李霞说,让劳动者掌握一技之长外出务工,收入也比没有技术的人员高。“就美容行业而言,持证美容师每月工资要比刚入行无证人员工资高出1000元以上。”

  知识改变命运,技能成就梦想,更能增加收入。今年1月至6月,宁夏开展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2.15万人次。其中,有3.24万农村转移劳动力、1.24万脱贫人口参加技能培训,培训后分别有2.01万人、0.62万人实现就业创业。

<p>  培训班上,学员相互实操练习。</p>

培训班上,学员相互实操练习。

  4

  创业孵化拓展增收空间

  “老板娘,我订的凉皮到了没?”

  “早来了,我给您放在冰柜保鲜呢。”

  看到老顾客来取代购的外卖,47岁的陈淑霞掀开冰柜,提出两盒打包好的凉皮,笑着递上去。

  “给我再来件矿泉水。”

  “没问题!”陈淑霞边应着,边拎起一件矿泉水,帮顾客放到停在门口的皮卡车上。

  网络代购、收发快递、农货代销……5年前开始承接青铜峡塞上一家网创园打造的农直通智慧社区便利店业务以来,家住陈袁滩镇滨河新村陈淑霞家的小商店就成了村民们的“打卡地”。每天,从早晨8时开门,到晚上10时关门,陈淑霞一直忙忙碌碌。

  “这项业务能为乡里乡亲服务,还能给自己增加收入。”陈淑霞说,店里平均每天配送的快递近200件,每件服务费1元,还享受政府补贴;代发快递每件收8元,自己有50%的利润。“总体算下来,平均每天快递代理收入150元,这算是商店除销售其他日用品外又增加的收入。”

  收入日渐增加,让陈淑霞尝到了甜头,2个月前她又将旁边一间房屋腾出来,准备扩大规模,开展线上线下服务。

  “现在,儿子在银川上班,女儿上职高,老公干水暖工年入8万元左右,我经营商店年收入10余万元,一家人日子过得还不错。”陈淑霞说。

  “最近我打算给在银川上班的儿子买一套100平方米以上的房子。”陈淑霞告诉记者。

  “那得100多万元吧,是不是你给首付,儿子贷款?”

  “贷啥款呢,我现在给他凑100来万元还是没问题的!”陈淑霞十分自信,脸上的笑容越发灿烂。

  在宁夏创业带动就业政策扶持下,青铜峡市塞上一家网创园通过打造创业孵化基地,提供全方位服务,累计入孵企业92家,在孵企业35家,提供就业岗位742个。其中,孵化打造的农直通智慧社区便利店覆盖青铜峡市48个村,日均物流派送包裹5000件左右。

  隆德县通过打造城关镇红崖村老巷子文化旅游就业创业孵化园,通过对入园的创业人员发放创业担保贷款,减免房租、水费、卫生费等优惠政策,提高创业带动就业能力。目前,位于孵化园的红崖村一组111户433位居民,其中从事农家乐经营27户,转移就业203人,灵活就业43人,人均工资性收入达14600元,经营性收入1654元,转移性收入2384元,财产性收入1024元,高于该县其他乡镇居民收入水平。

  拓展创业孵化空间,点燃创业带动就业激情。宁夏通过深入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全面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政策,积极搭建集政策扶持、创业指导、创业培训为一体的开放式综合服务平台,开展创业孵化提升行动,鼓励各类劳动者返乡入乡创业兴业。今年,新认定自治区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6家,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18亿元,新培育创业实体9468个,创造新岗位1.91万个,创业带动就业3.66万人。(记者 马照刚 实习生 杨阿敏 文/图)

【编辑】:赵虎
【责任编辑】:赵虎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宜居路156号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宁)字第00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 宁ICP备10000675号-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