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图片头条
奏响强劲发展之音
2021-08-04 11:03:04   
2021-08-04 11:03:04    来源:宁夏日报

  编者按

  今年以来,宁夏各地各部门把项目建设紧紧抓在手上,集中开工了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强的项目。它们的加速建设,对增强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支撑全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截至6月底,第一批集中开工的重大项目开工率达到99%,第二批集中开工的重大项目开工率达到93%,全区上下合力奏响了一曲争分夺秒、开拓进取的发展之音。

003.jpg

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围整治点之一的石嘴山市石炭井矿区大磴沟片区治理点,历经4年多综合治理,再度有了绿意。

静待青山再为邻

  7月24日,周浩带齐户外装备,开车前往宁夏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扎营。夜风习习,银月高悬,让周浩和家人惬意自在。

  自惠农到永宁的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沿线,已历经了4年多的综合治理修复,只为重披绿装,再焕生机。

  俯瞰宁夏境内,贺兰山、罗山和六盘山由北向南纵贯,是宁夏的生态坐标。“三山”既是黄河流域生态系统的构成单元,也是构筑起西北、华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贺兰山、六盘山、罗山生态保护修复专项规划(2020—2025年)》的编制印发,宁夏致力在3到5年内,让“三山”及规划区域生态问题基本解决,在尽可能取得保护修复重大成果的同时,确保“三山”生态自愈能力提高。

  在这份最新的专项规划中,明确提出将分年度、分区域、分圈层谋划7大类99个工程项目,规划范围涵盖“三山”自然保护区、生态关联区、生态延伸(展)区3个圈层、19个县(市)区近3.8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区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三。仅2020年到2021年,全区计划实施的“三山”规划项目达到36个,估算总投资72.34亿元,建设规模34.64万公顷。截至目前,已启动实施矿山修复和国土整治等10个项目,完成营造林约85万亩,约占全年计划任务的56.7%。

  7月底,贺兰山下的龙泉山庄迎来一年中最热闹的时节。一批批慕名而来的游客,在此品美食、赏美景,打卡留念,拍下贺兰山巍峨挺拔的身姿。山下绿树成荫、游人如织,山上的植被也在稳步恢复郁郁葱葱。贺兰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有序推进,随着采坑回填、削坡降级、平整覆土、设备拆除、植被复绿等措施,让“父亲山”曾经的满目疮痍逐渐恢复绿色。大山的生态愈发有生机,原先藏匿深山的野生动物也慢慢重显踪迹:鸳鸯、白鹭回归视野,久违的岩羊变得常见了,就连它的天敌豹猫也再次露面……贺兰山地区曾一度断裂的生物链,正随着一个个物种的发现或重现而趋于完整。

  自治区自然资源厅最新统计结果显示,截至目前,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关闭退出的83处矿山矿坑已依形就势恢复地形地貌,清理整治的53处人工设施也被彻底拆除并逐步恢复生态原状。而属于保护区外围重点区域已关闭退出的11家煤矿,均已基本完成设施拆除、采坑回填、削坡降级、场地平整、余料清运、沟道清污、覆土复绿等工程措施。保留整治的12处矿山将按照“绿色矿山”建设持续推进,恢复治理的20处遗留矿坑和无主渣台也已基本消除安全隐患,将与周边自然地貌一体推进治理。大山本色的回归,也让贺兰山国家公园建设以最快速度提上了日程。

  虽然为期一个月的外业核查早已结束,但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国土整治修复中心副主任王岩仍对石嘴山市石炭井矿区大磴沟片区治理点的变化记忆犹新。在他的印象里,这里是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围整治点之一,也曾是贺兰山石嘴山段污染最严重、环境最恶劣的区域。但时隔4年,当他再次来到这片区域时,却发现大山深处的喧闹已回归平静,昔日的黑脏乱差也已不复存在。山坡、平地上新植下的片片绿荫,正和重生的贺兰山一起,静候岁月的厚积薄发。(记者 张唯 文/图)

重大水利项目按目标计划推进中

  6月30日,宁夏清水河流域城乡供水工程中卫至同心段顺利通水。“要不是这个工程及时通水,今年夏天,县城可能要闹水荒了。”7月28日,同心县居民马旭告诉记者,自己的家在县城西北片,地势不算太高,往年每到夏季用水高峰期,晚上10时后家中就停水了。水压不够、间接性供水,甚至闹“水荒”,在同心人看来都是习以为常的事情,然而今年的酷夏,不仅不缺水,还用上了好水,倒显得不寻常了。

  据记者了解,2021年截至目前,全区计划开工续建、新建重大水利项目9项,项目规划总投资144.9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3.22亿元。2月以来各项工程陆续复工建设,续建重大水利工程项目5项,全面复工建设;新建重大水利工程项目4项,已开工建设1项,剩余3项工程正在加紧推进相关前期工作,各项目按目标计划推进。

  进入7月以来,持续高温天气拉响了红色警报,奋战在重大水利项目建设现场的建设者,战高温,斗酷暑,各工程项目部及时调整作业时间,实行错峰作业,让施工作业人员避开酷热的施工时间。同时为参建员工送去清凉油、风油精、藿香正气水等防暑降温药品,确保高温天气施工作业人员安全生产。在施工区搭设工人休息区,供足开水、绿豆汤,预防人员中暑。不断优化施工方案,高效协调解决现场问题,确保项目施工高效、快速、有序推进。

  7月8日,银川都市圈中线供水工程泵站已顺利完成泵站封闭圈主体浇筑施工任务,标志着泵站正负零以下主要构筑物施工取得阶段性胜利,为泵站主副厂房的施工奠定了基础;7月14日,固原市黄河水调蓄工程何家沟水库大坝正式封顶,标志着该项目完成了关键性主体工程建设任务,为大坝下闸蓄水奠定了基础。何家沟水库设计坝高64米,为碾压式均质土坝,工程自2019年5月30日开工至大坝封顶,历时19个月。7月26日,宁夏引黄古灌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展示中心启动开工,建成后不仅成为宁夏特色黄河文化传播交流的窗口,还将成为大众水利知识普及与青少年科学文化教育的基地;现代化灌区惠农渠节水改造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已基本完成,进入收尾阶段。(记者 裴云云)

宁电外送再拓通道 绿色发展引擎提速

  宁夏到湖南的电力外送大通道呼之欲出!

  宁夏将清洁能源列为九大重点产业之一,规划到2025年全区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超过4500万千瓦,占比超过50%。 宁夏至华中特高压直流输电项目也被列入“十四五”十大重点工程项目。7月27日,记者获悉,目前宁夏、湖南两省区均已将“宁电入湘”特高压直流工程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能源电力专项规划。

  此前,宁夏两条电力外送大通道已为宁夏能源转型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中,灵绍(宁夏灵武—浙江绍兴)±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投运近5年;银东(宁夏宁东—山东青岛)±660千伏超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投运更是长达10年。截至目前,宁夏这两条直流通道已累计外送电量超4800亿千瓦时,连续5年实现百亿级阶梯式增长,年均增长率为26.83%,加快了宁夏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更为保障华东、华北地区电力需求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了积极贡献。今年上半年,宁夏累计外送电量达465.4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98%,相当于外送煤炭0.2亿吨,在受电地区减排二氧化碳5081.9万吨、碳粉尘1386.4万吨、氮氧化物76.5万吨。

  近期,宁夏—湖南特高压直流工程前期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工程已被纳入国家“十四五”电力规划(征求意见稿),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配合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完成《宁夏—湖南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示范工程规划研究》并上报国家能源局。

  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据此研究制定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以及宁夏、湖南直流外送通道建设方案,目标是力争将宁夏至华中特高压直流输电项目作为面向新时代“双碳”目标的极高比例新能源输电国家级重大战略创新工程来建设,为推进“30·60”目标实现探索有益经验及实施路径,在全国范围内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宁夏至华中特高压直流输电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宁夏第三条电力外送大通道。据测算,预计每年输电直接收益40亿元以上,为宁夏扶持产业、发展经济提供保障,同时拉动宁夏电力投资1000亿元以上,带动上下游全产业链的良性发展,为本地提供更多就业岗位。预计每年可节约标煤消耗6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600万吨,将为宁夏、湖南两省区生态保护、环境改善、能耗下降作出突出贡献。(记者 鲁延宏)

重点小城镇建设:产镇融合 人镇和谐

  古堡、边塞、荒凉、移民村,曾一度是人们对银川市西夏区镇北堡镇的印象。但如今,你会发现远不止于此。现在,这里已成为银川西线旅游长廊的中心。贺兰山漫葡影视小镇的天然温泉、华西村的体验农庄、团结村的有机枸杞、昊苑村的红酒体验……一个乡村一道风景,一个个休闲文化产业,既保留着小镇的怀旧感,又增添了诸多现代元素,别有一番风情。

  日前,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布了我区今年首批高标准重点小城镇建设名单,西夏区镇北堡镇入列其中,与其一同入选的还有石嘴山市惠农区红果子镇、吴忠市盐池县高沙窝镇、中卫市中宁县石空镇和固原市原州区彭堡镇。这5个高标准重点小城镇建设项目也将连续3年每年获自治区财政奖补支持1600万元。

  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总经济师、村镇处处长杨普告诉记者,高标准建设重点小城镇不只承载着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的发展需求,还将为地区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注入新活力,成为联城带乡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以入选其中的西夏区镇北堡镇为例,2021至2023年将实施建设项目共39个,项目估算总投资为32亿多元,今年计划实施建设项目19个。其中,“贺兰山漫葡影视小镇提升改造项目”将完成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展销中心改造、小镇立体绿化景观提升、游客集散中心改扩建等工程。“康养源葡萄生态醋厂建设项目”集文化展示、消费扶贫、农耕体验于一体。“镇北堡镇影视数字乡村建设项目”通过引进数字化、信息化等高新技术,进一步完善影视小镇基础设施,提升影视产业服务水平。“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基地标准化和数字化平台建设项目”构建全链路农业数据传感网,让葡萄种植更加智能。

  “高标准重点小城镇,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镇’,而是产业、文化、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叠加的发展空间平台。”杨普坦言,高标准重点小城镇是在步入新的历史时期,按照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建设、生产生活生态统筹布局等新的要求方法,启动实施的面向现代化示范带动项目。具体来说,就是要突出产镇融合、人镇和谐,科学规划小城镇建设规模、空间布局、功能形态、特色风貌,推动镇域乡村一体化设计、联动建设。同时,在建设中要统筹实施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生态环保、社会治理“六个一体化”,通过建设区域各类生产要素、产品、服务集合创新、集中供应、集聚流通的城乡工农综合体,打造融合一二三产业、汇集人财物的区域发展小高地,从而畅通城乡生产要素和经济循环,推动城镇村衔接互补,成为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

  另据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高标准重点小城镇建设项目旨在为推进就地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农业农村现代化树样板、开新局。下一步,我区住建部门将围绕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继续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美丽新宁夏的目标,高标准高质量谋划建设好重点小城镇项目。(记者 王婧雅)

金晶科技:太阳能光伏轻质面板项目助力绿色发展

  7月25日,在位于石嘴山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宁夏金晶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调试光伏轻质面板生产线。

  “这是石嘴山市建设进展较快的自治区级重点项目之一,完成年度投资目标已超过60%。”宁夏金晶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建设主要由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公用工程、储运工程、环保工程等组成。

  对于以生产玻璃见长的金晶科技来说,这是一次积极的产业链延伸。

  据介绍,该项目按照节能、环保、智能、数字化的标准进行设计和建设,项目的建设符合企业自身发展需求和石嘴山市城市发展规划的需要。

  “项目建成后将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企业将实现规模经营和低成本运营,提高产品和企业的竞争力。”金晶科技相关负责人介绍,金晶科技在全国玻璃产能过剩、行业低价竞争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及时调整产业方向,依托生产超白玻璃的优势,深耕太阳能玻璃细分市场,为未来绿色能源发展蓄能。

  金晶科技在生产超白玻璃方面拥有核心技术优势,与普通白玻璃相比,超白玻璃91%以上的太阳光透过率及逐步下降的成本,使其成为太阳能光伏、光热玻璃板材组件的首选产品。

  “太阳能光伏轻质面板项目主要为太阳能光伏、光热组件配套。”金晶科技相关负责人介绍,宁夏光伏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市场前景好、潜力大,上下游产业链日趋完善,对于金晶科技发展光伏组件产品有积极的助推与支撑作用,有利于更好地降低成本。

  太阳能光伏轻质面板项目计划总投资25亿元,分三期建设:一期投资4亿元,新建一条600吨/天一窑三线太阳能光伏轻质面板生产线;二期投资13.8亿元,新建两条1000吨/天一窑五线太阳能光伏轻质面板生产线;三期投资7.2亿元,对现有浮法超白玻璃生产线进行工艺改造,最终实现3400吨/天太阳能光伏轻质面板生产能力,年产1.98亿平方米太阳能光伏面板。该项目全部建成投产达效后,预计实现年产值40亿元、利税14亿元,解决就业1200人。(记者 丁建峰)

银昆高速:路基建设工程过半 通途出山年内可期

  空中俯瞰宁夏西南部,一条白色的建设带蜿蜒曲折,刻画在翠绿的大地上。

  银昆高速公路太阳山至彭阳段,从同心县下马关镇深入到彭阳县的红河镇,一路穿山越岭,在绵延起伏的山中前行。来自五湖四海的建设者们正汇聚在大山里,用汗水为我区打通另一条交通大动脉。

  银川至昆明高速公路(G85)太阳山开发区至彭阳(宁甘界)纵贯宁夏南北,是宁夏“三环八射九联”高速公路网规划中“第五射线”的组成部分。与福银、青兰、泾华等数条高速公路实现互联互通。建成通车后,将成为一条连接宁、甘、陕三省区的南北大通道,并从根本上破解同心、彭阳的交通瓶颈,缩短太阳山至彭阳2个小时的车程,也将带动沿线推进乡村振兴。

  7月27日,伴着大型施工车辆的轰鸣声和四处飞溅的焊花,一幅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跃入眼帘。在宋家洼隧道内,记者看到一台小型挖掘机正在作业,旁边一名工人正在谨慎配合。“由于银昆全线是湿陷性黄土,隧道的开挖难度很大。”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银昆高速LJ09-2项目副经理谢斌告诉记者,项目对隧道实施小掘进开挖,同时对施工掌子面实施智能安全监控,确保隧道安全施工。

  当天,在钢梁加工场,工人师傅们正在制作箱梁,“制作一组梁,要经过绑扎、制模、浇筑、养护等工序,然后再运至现场,用架桥机拼装。”谢斌说。

  烈日下,28岁的杨光发和妻子赵海红绑扎钢筋。这对来自云南省保山市的夫妻从年初来到银昆高速公路项目后就再没有回过家。“两个孩子都在老家,我们两口子出来打工挣钱。”赵海红说,每次想孩子的时候就跟他们视频一下。为了银昆高速公路顺利通车,预计他们年底才能回家。

  银昆高速公路项目部还实施定期送清凉、调整工作时间等措施,确保建设者们在烈日酷暑的艰苦条件下安全施工。截至目前,银昆高速公路太阳山至彭阳段整体施工进度完成路基工程54.84%、桥涵工程21.42%、隧道工程28.97%。(记者 赵磊 陈瑶)

【编辑】:赵虎
【责任编辑】:赵虎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