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图片头条
中国葡萄酒·当惊世界殊
2022-09-08 11:20:03   
2022-09-08 11:20:03    来源:宁夏日报

国际大赛斩获1100多个大奖

葡萄酒成为世界认识宁夏的“紫色名片”

  9月7日下午,宁夏贺兰山东麓酒庄考察活动如期举行,参加第二届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的有关专家学者,大型企业、酒类企业、各地经销商、有关商会、新闻媒体代表兵分五路,深入十多个酒庄参观考察,实地观摩高科技酿酒基地、生态酒窖等,品鉴葡萄美酒,并与庄主深度交流和探讨,刷新了对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和宁夏精品葡萄酒的认知与理解。

  “酒庄是融合了葡萄种植、高端酒庄酒酿造、葡萄酒文化旅游以及葡萄酒主题餐饮于一体的综合性葡萄酒城堡庄园。”宁夏农垦玉泉国际酒庄北面傍湖,四面葡萄园环绕,自然风景秀丽。讲解员带领大家领略酒庄建筑文化风格,了解酒庄世界先进葡萄酒酿造技术,感受葡萄酒里的人文情怀。

  宁夏长和翡翠酒庄,地处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种植的“黄金地带”,位于农垦集团黄羊滩农场三区。让来访者印象深刻的是,酒庄在千亩葡萄园的围绕中与贺兰山交相辉映,散发出迷人的色彩。据悉,长和翡翠酒庄本着“敬畏土地、尊重土地、回报土地”的信念,精心种植最好的葡萄,酿最好、最健康的酒,时刻践行“创造味觉的盛宴,为您的餐桌添彩;提供自然天成,为您的健康护航”的承诺。

  多年来,宁夏坚持“酒庄基地一体化”“酒庄酒”“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模式,每个酒庄都有稳定的酿酒葡萄基地,确保了葡萄酒品质的一致性和高质量。截至目前,全区酿酒葡萄种植基地占地面积52.5万亩,是中国最大的酿酒葡萄集中连片产区,占中国种植面积近三分之一。宁夏现有酒庄及企业实体228家(其中已建成酒庄116家),年产葡萄酒1.3亿瓶,占中国葡萄酒酿造总量的37.3%,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品牌价值301.07亿元,位列全国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榜第九位,并列入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产业综合产值达300亿元。近年来,先后有60多家酒庄的葡萄酒,在国际葡萄酒大赛中获得1100多个大奖,成为宁夏对话世界、世界认识宁夏的“紫色名片”。(记者 高菲)

宁夏葡萄酒与京东电商平台“联姻”

借“网”铺就卖得好的“紫色大道”

  “我要向你们安利宁夏葡萄酒,我要把宁夏葡萄酒卖到全世界。”9月7日,第二届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举办期间,贺兰山葡萄酒展销会及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京东电商节在闽宁镇启动,法国姑娘陈仙妮用一口流利的汉语讲述她与西鸽酒庄的故事,引得外媒记者纷纷驻足。

  当天,宁夏葡萄酒与京东电商平台“联姻”,“宁夏葡萄酒+电商”,为宁夏葡萄酒铺就一条从产得好、酿得好走向卖得好的“紫色大道”。

004.jpg

贺兰山葡萄酒展销会上,参展商向嘉宾介绍葡萄酒。

  “酒”“网”相融机遇无限

  走进永宁县闽宁镇红酒街,京东酒行抖音官方直播间正火热直播,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成为新热潮;数据互动化体验区,一名经销商正通过手机游戏抽取消费券下单;逛会场9.9元抢美酒、逛店铺5折购大牌、云逛展身临其境看盛会,京东宁夏葡萄酒节正开启宁夏全域营销新路径……

  其实,宁夏葡萄酒与“京东”的牵手自2017年已开始,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在京东商城开设官方旗舰店,构建贺兰山东麓葡萄酒网上销售渠道,仅今年上半年,京东平台的宁夏葡萄酒用户数同比增长了50%,在“6·18”大促中,宁夏葡萄酒销售额同比增长超150%。

  “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一定会火爆‘出圈’,宁夏的‘紫色产业’充满商机。”展会开幕以来嘉地酒园迎来一波又一波品鉴者。坚持风土酿造的丁健表示,希望借助京东电商平台的营销优势,让更多消费者喝上宁夏产的美酒佳酿,感受到酿酒人的用心,掀起宁夏葡萄酒线上消费的抢购之风。

  今年,宁夏与“京东”共同打造了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数字化追溯体系,目前“一瓶一码”溯源已在产区京东官方自营旗舰店上线运行。广大消费者在购买酒水时,扫描背标处溯源码,即可查看一瓶葡萄酒从产地到生产流通的全过程。借助京东电商平台的资源优势,精准对接广大消费者,宁夏葡萄酒产区将全面推动品牌和产品销售“双提升”。

<p>  京东平台在线直播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京东电商节,带网友“云”逛展。</p>

京东平台在线直播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京东电商节,带网友“云”逛展。

<p>  以“网”为媒,引领葡萄酒消费热潮。 (本组图片均本报记者 马楠 王洋 摄)</p>

以“网”为媒,引领葡萄酒消费热潮。

  “新”“秀”联手前景可期

  在葡萄酒展销区,一款带着平板电脑的酒柜吸引了很多人驻足询问。“从酒柜中拿出一瓶贺兰山东麓产区的红酒,再点开平板电脑中的介绍,你就能体验一把酒庄‘游’。”“爱淘葡”ATOP项目相关负责人陈磊边演示边介绍。“爱淘葡”是由几个从事旅游行业的年轻人共同打造的。“用一瓶葡萄酒融合葡萄酒和文旅两个产业,让宁夏的美酒和美景‘粘’起来。”据介绍,目前,我区已有30多个酒庄的葡萄酒入驻该平台,平台预计今年中秋节正式投入运营。

  葡萄酒的盛会,怎能不带走一两件文创产品呢?记者看到,展区有以优质酿酒葡萄为形象设计的“五宝娃”之一的“夏夏”摆件,有一排排精致的葡萄酒瓶,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丝绫堆绣技术做出的绣品。“我们用一周时间专门为博览会制作了名为‘硕果累累’的绣品,以表达我们残疾人对大会的祝福。”银川市西夏区丝语堆艺阁手工艺品制作店负责人刘玉凤说。这些文创产品,蕴含着葡萄酒文化的别样魅力。

  当天的展销会,共设置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展销区、葡萄种植及酿造设备技术展销区、国际葡萄酒品牌集群中心、葡萄酒文化艺术展、“茶酒新论山海情深”福建茶文化展销区、宁夏特色农产品展销区,展销世界14个国家300余款、中国10个产区700余款葡萄酒产品。

  “当前,消费者对葡萄酒的消费逐步趋向个性化、差异化和特色化,宁夏产区的发展模式恰好可以满足这种需求。”凯仕丽是红寺堡区的第一家酒庄,不仅见证了吴忠市红寺堡区的发展变迁,还成功把百里黄沙变成一片绿洲。该酒庄负责人表示,他们通过嫁接“中国好声音”的平台,让沙漠酿酒的理念深入人心,引起消费者的共鸣,让“养在深闺”的贺兰山东麓葡萄酒香飘全世界。(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王莹 王刚 王婧雅 陈瑶)

红寺堡汇达:

窖藏深酿的中国风酒庄

<p>  汇达酒庄外景。</p>

汇达酒庄外景。

  走进吴忠市红寺堡区汇达酒庄,迎面而来的是满满的中国风:红砖灰瓦、飞檐翘角的中国传统建筑,汉白玉石槽外面镌刻着游龙,地下酒窖墙上的“窖藏佳酿”毛笔字体遒劲有力……

  越是中国的就越是世界的。汇达酒庄因地制宜种植赤霞珠、美乐等酿酒葡萄,共计6400亩。酿造的“千红裕”等多款葡萄酒颇具东方韵味,多年来,“千红裕”系列葡萄酒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葡萄酒大赛、英国伦敦品醇客世界葡萄酒大赛、德国帕尔有机葡萄酒大赛、宁夏贺兰山东麓国际葡萄酒大赛等多项赛事中表现亮眼,斩获奖牌80多枚。

  汇达酒庄首席酿酒师李财,走访过波尔多等葡萄酒产区。他拿出自己酿造的葡萄酒,让一众业界人士品尝,收获点赞无数。

  李财生在海原县郑旗乡的大山里。17岁那年,他举家搬到永宁县闽宁镇,正好迎来当地葡萄酒发展的新机遇。“新产业落地生根的情形,和电视剧《山海情》演得一样。”李财回忆说。

  在新家园,李财挖葡萄沟、掏酒渣,最初一天只挣14元。后来,在吴鸿福的言传身教下,他学会了酿造葡萄酒。

  2013年,汇达酒庄成立,庄主豆孝明聘请李财酿造葡萄酒。每到榨季,他都精心观察葡萄长势,决定最佳采摘期,以确保葡萄酒酿造品质。

  前两年,李财酿造出一款酒精含量高达40度的白兰地。酒体呈琥珀色,口感浓烈,很受消费者欢迎。

  多年来,豆孝明奔波在国内各地,为旗下葡萄酒开拓市场,线上线下齐发力,年销售额达数千万元。品牌知名度打响后,有不少客商慕名来到汇达酒庄,求购这里生产的“千红裕”系列葡萄酒。

  汇达酒庄有40多名员工,大多数是红寺堡区移民。酒庄年劳务用工开支数百万元,大都装进了移民群众的腰包。

  眼下,汇达酒庄迎来第十个榨季,正着手筹备酿造事宜的李财,又琢磨起怎么守正创新。

  “宁夏葡萄酒要做出自己的风格,未来的产业发展前景会更好。”李财说。(记者 杜晓星 文/图)

志辉源石:

就地取材的花园式酒庄

<p>  志辉源石酒庄内的陸玖广场。</p>

志辉源石酒庄内的陸玖广场。

  宁夏志辉源石酒庄选址在贺兰山下废弃的采砂场内,建筑主体就地取材,采用近2万吨戈壁滩上的鹅卵石建设。没有高屋楼宇,只有石墙与林木,低调古朴的中式建筑,结合中国传统的石雕、青砖、青瓦点缀,仿佛天然形成的景观。

  在酒庄内的陸玖广场驻足俯瞰,巨大的沙坑中碧波微漾、草木青绿,利用沙坑的地理特征,滑雪场、攀岩馆等设施正在规划建设中。

  经过20余年开荒造林,昔日砂石矿区摇身变为“花园酒庄”,不仅形成景环水绕、绿树成荫的自然生态园林新形象,也树立了生态修复与产业紧密融合发展的典范。

  酒庄内有葡萄种植园2000亩,时下,葡萄逐渐进入成熟期,品种为赤霞珠的葡萄是葡萄酒的主原料,现已越过转色期,颜色红中透紫。“酒庄的葡萄酒以贺兰山有机葡萄为原料,每亩严格控产400至500公斤,葡萄成熟后,需要在早晨6至10时手工采摘,才能够保持果种低温,留存充裕果香。”酒庄工作人员乔静介绍。

  酒庄的葡萄酒不仅在葡萄种、采方面严格把关,在选、酿、沉、藏等方面也颇有讲究。

  走进酒庄的发酵车间,发酵罐中残留的酒香扑鼻而来。在进入发酵罐之前,采摘后的葡萄果实需要经过穗选、除梗、粒选等程序,再进行低温浸渍、小罐发酵、精准控温,充分萃取果实内的优质单宁和香气。然后进入细纹理橡木桶陈酿12至18个月,这个过程能使酒体在桶内缓慢成长,沉淀香味。

  沉淀过后的葡萄酒进入地下酒窖内储藏,3至5年恒温恒湿环境内缓慢陈熟,如此严格把关、层层积淀后的葡萄酒才能出窖上市。

  说起酒庄的酒窖,不仅仅是储藏葡萄酒的地方,还是葡萄酒的博物馆。随处可见的自然艺术品和葡萄酒科普展板,让这里成为香气的收集地、自然艺术品的陈列所、葡萄酒文化的传播处。

  正如工作人员所介绍的,志辉源石酒庄不仅生产葡萄酒,更传播葡萄酒文化。酒庄重新定义了葡萄酒与消费者的沟通方式,让消费者在品酒的同时更深入地了解葡萄酒背后的底蕴与文化。(见习记者 张璞 文/图)

第二届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节酒庄休闲旅游推介会在石嘴山举行

  9月7日,第二届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节酒庄休闲旅游推介活动在石嘴山举行。本次活动以“星空下的葡萄酒+”为主题,旨在充分展现“星星故乡”“酒庄休闲”特色文旅品牌的独特魅力,为“到宁夏,给心灵放个假”文旅品牌赋能。

  活动在歌曲《美酒飘香贺兰山》中拉开帷幕,现场嘉宾共同观看了宁夏文化和旅游推介宣传片,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致辞并作“星星故乡·神奇宁夏”主题推介,国家级品酒委员、国家一级酿酒师、宁夏农垦酒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白天华分享了现场品鉴的葡萄酒故事。活动现场,与会嘉宾品鉴了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对宁夏葡萄酒的品质赞不绝口。

  近年来,宁夏文旅充分发挥葡萄酒产业在生态观光游、休闲度假游、高端体验游和拉动消费中的独特优势,做好“文旅+葡萄酒”融合文章,依托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基地、葡萄酒庄集群和沿线历史文化资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度开发葡萄酒观光体验工厂、葡萄酒庄精品民宿酒店、葡萄酒庄婚庆基地、葡萄酒文创体验基地等产品。同时,发布了10条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庄休闲旅游精品线路,5套“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地标美食”酒庄休闲旅游产品推荐菜单,通过精品线路的推荐、地标美食文化挖掘和技术创新等,为酒庄休闲旅游赋能,吸引更多中外游客休闲打卡、体验度假。(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高菲 杨超 祁国昌 张辉)

“贺兰山葡萄酒音乐会”青铜峡之夜激情奏响

  9月7日晚,第二届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贺兰山葡萄酒音乐会”在青铜峡市鸽子山望月酒庄观景平台激情奏响。应邀参加博览会的近千名中外嘉宾齐聚一堂,以音乐为媒、以美酒为桥,共叙友谊、共话协作、共谋发展。

  当晚,葡萄美酒飘香,皓月星空璀璨。音乐会以《信天游》开场,接着演奏了《重聚》《快乐歌》《花开》《渔夫》传统民间曲目,表演了《斯克拉斯堡圣丹尼斯》《醇酒与玫瑰的日子》《赛奥拉》等世界名曲。与会嘉宾穿梭在表演区与冷餐区之间,沉浸在爵士乐、星空、美食与葡萄酒当中,享受了一场别具风格的视听盛宴。

  在酒庄及展示区,由当地酒庄进行了产品推介、展示和现场体验,举行销售合作签约仪式。邀请书画家现场创作,并进行作品捐赠仪式。组织市民和游客开展“鸽子山彩虹桥”打卡活动。整个活动丰富多彩,让现场嘉宾体会到浓厚的葡萄酒文化底蕴和产业振兴之美。

  近年来,青铜峡市大力推动“葡萄酒+文化旅游”深度融合,酿酒葡萄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建成酒庄22家,年产葡萄酒3000多万瓶,综合产值突破60亿元。“‘十四五’期间,我们将以‘一镇五区百庄’建设为抓手,实施葡萄酒品牌建设、基础设施完善、龙头企业培育、专业人才培养‘四大工程’,着力推进葡萄酒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品牌化发展,力争到2025年综合产值突破200亿元。”青铜峡市相关负责人表示。(记者 蒲利宏)

<p>  9月6日,由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贺兰山东麓葡萄与葡萄酒联合会等单位共同主办的酒庄葡萄酒收藏暨水彩画展在银川拉开帷幕。展览共展出以宁夏风貌为题材的水彩画80幅,各地酒庄葡萄酒近300款。	              本报记者 王刚 摄</p>

  9月6日,由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贺兰山东麓葡萄与葡萄酒联合会等单位共同主办的酒庄葡萄酒收藏暨水彩画展在银川拉开帷幕。展览共展出以宁夏风貌为题材的水彩画80幅,各地酒庄葡萄酒近300款。记者 王刚 摄

  (本组图片均由记者 马楠 王洋 摄)

【编辑】:赵虎
【责任编辑】:赵虎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