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在智能化的“别墅”里悠闲地吃草、产奶;AVG小车、智能机械臂举目可见;MES系统“打配合”完成精密生产;“大数据”与消费者“当知音”联手打造新产品……这些只是合肥伊利工业园的“冰山一角”。然而,11月23日,这座平日“人烟稀少”的高新产业园区里,回荡起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一场关于国民营养健康的线下活动正在这里举行,“2019营养中国行”也由此启程,正式拉开了帷幕。
此次“营养中国行”走进伊利的活动地点——合肥伊利工业园是伊利智能化工厂的“缩影”。当前,制造业在先进科技的赋能下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成为我国实现制造强国目标的重要手段。在食品制造领域,企业的智能化转型更为迫切,因为科技的赋能一边事关生产环节的产业布局和结构升级,一边则关系着国民的营养健康。
作为中国乳业智能化的健康食品行业领军者,伊利在董事长潘刚的引领下,坚持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携手各方力量共建“全球健康生态圈”,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多元化的营养健康呵护。如今,伊利正加速汇聚全球资源,推动我国食物营养的转型发展,加快食物营养教育的普及力度,为保障国民营养健康、建设“健康中国”贡献伊利力量。伴随伊利这样的食品企业领军者叩开智能转型的大门,科技与营养健康正更为紧密地联结在一起。
11月23日,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向伊利授牌“国家食物营养教育示范基地”。
高配生活产高质牛奶
科技水平与产品品质成正比,这在乳制品行业表现得尤为突出。
如今,伴随我国畜牧业规模化发展,奶牛们从风吹雨淋的室外搬进了冬暖夏凉的别墅,吃的是配方料,喝的是干净水,睡的是软沙床。牧场从老旧工作间变为“现代生活体验馆”。昔日畜群杂乱、手工挤奶、秸秆粗放饲喂等落后生产、生活方式已是过去式,全混合日粮饲喂、甜美午后草原游、机械化挤奶,构成了现代奶牛新的一天。现在,奶牛的舒适“笑容”足够让牧场主喜笑颜开,因为他们深知:高配生活产高质牛奶。
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胜利曾表示,规模化牧场已成为生产主体。而以伊利智慧牧场为代表的技术驱动型牧场,则是主体中的精英。作为数字化转型领军者,伊利走在了推进牧场智能化建设最前列。
伊利为牧场打造了包括奶牛管理、库存管理、牧场设备、发情监测等许多方面的数字化牧业管理系统,极大地节省物力,促进效率提升。哪头牛要打针,哪头牛要修蹄,哪头牛要调群,只要看看数据,就能清楚明了。数字养殖也为品质提供了保障。在伊利牧场,奶牛降生即佩戴电子耳标,通过耳标数据严密监测奶牛的各种状况,可以进行精准饲料投喂,保障奶牛的科学饮食和健康护理,确保养出健康牛,挤出优质奶。
高新技术造精准营养
“不创新,无未来”让伊利的创新基因根深蒂固,而“无科技,不营养”则让伊利实现了从产品生产到营养精准制造的转变。
走进伊利的合肥工业园,透过原奶处理中央控制室和中心化验室的玻璃窗,可以看到整个控制单元只有几名操作工人,因为数字化的应用,凭借电脑就可以实时监控运行情况,严格控制检测环节。在MES系统的操控下,产品制造过程中的各种数字化信息能够实时地反馈给管理者,各项指标自动汇总计算,形成多维度对比。就连在工厂地面穿梭送货的AGV小车,智能生产线上装箱、码垛、缠绕机器人都无法逃过系统的追踪,它们走过的每一步,产品摆放的每一个位置都被记录备案。
得益于“智能参谋”MES的襄助,整个工厂产品生产流程紧密衔接、有序运行,管理更加精细、高效,各种产品的营养配比也更精益求精。如今,在“智能制造”引领下,合肥伊利工业园通过全球一流的领先生产工艺,不仅为消费者提供着高营养、高品质的食品,也为人们直观呈现出营养科技给生活带来的种种变化。
伊利智能工厂
大数据“比你更懂你”
海盐牛油果冰淇淋、伊然乳矿轻饮、橙子凤梨味安慕希……每一年,伊利的爆款新品都引爆消费市场,这既得益于伊利在主动研发和产品创新上下的苦功夫,也与联手消费者走产品创新“捷径”有直接关联。
在传统的产品生产和供应模式外,伊利通过打造“Y-Milk未来牛奶”平台让消费者变为生产者,鼓励创客、年轻消费者参与产品创新制造环节,让所有消费者共同探索未来牛奶发展方向。在联合消费者激发创意的同时,伊利也以数字技术充分洞悉市场,做到比消费者更懂消费者。基于互联网全网消费者的超大量数据,伊利搭建了“大数据雷达”平台,精准洞察消费需求,成为关注营养健康消费者的真正知音。大数据分析使得伊利健康产品的研发更加有的放矢,如今稳居常温酸奶第一品牌的安慕希,就是通过大数据捕捉到消费者对常温酸奶的偏爱而推出的一款畅销产品。
当前,消费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注重营养健康。如今,越来越多的食品制造企业正通过科技赋能,搭起连接产业转型与营养健康的桥梁,智能制造让健康产业越来越“靠谱”。在乳制品领域,伊利作为龙头企业已为行业智能转型树立了标杆,而在更广泛的健康产业领域,仍需要更多龙头企业做出表率,以科技推动健康产品创新与产业模式创新,共同为全球消费者铺设营养健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