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以“奔跑在小康的路上”为主题的2021年“走出杨凌看示范”全媒体采访活动走进宁夏隆德、海原等地,了解西北农科科技大学、陕西杨凌示范区农业科技支撑当地中药材和肉牛产业发展情况。
科技创新驱动中药材产业发展
“公司+基地+科技+农户”促增收
葆易圣药业有限公司药材加工车间工人正在将切片好的黄芪装袋分包。
位于宁夏固原市隆德县六盘山工业园区的隆德县葆易圣药业有限公司,主要经营加工黄芪、党参、当归、甘草、淫羊藿、北柴胡、枸杞等西北地产大宗品种中药材。2016年开始,该公司与杨凌结下了不解之缘。
“2016年,朋友推荐我们带着产品去参加杨凌农高会,结果效果特别好,此后每年都去参加。”该公司董事长田永强说,参加杨凌农高会不仅让他们增长了见识,结识了很多客商,开拓了市场,目前他们公司年销售额已经突破一千万元。
同年,在杨凌示范区相关部门针对六盘山区科技帮扶活动中,针对公司发展面临的技术难题,向公司引荐了我国中药材领域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跃进教授。2018年他们公司被杨凌示范区确定为“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走上了以科技创新驱动中药材产业发展之路。
“张跃进教授除了经常电话、微信远程指导外,每年还会三次到公司基地实地指导,为我们解决了很多技术难题,特别是帮助公司完成了高纯度黄芩苷分离纯化技术定向开发及质量标准研究,让公司竞争力进一步提升。”田永强说。
葆易圣药业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基地+科技+农户”模式,给农民示范推广种植品种和种植方式,安排技术人员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解决农民种难问题,带领当地群众种植中药材5500亩,按照市场价格保底收购,解决农民销售难问题。此外,每年中药材种植和生产加工环节吸引当地100农民就地就业,带动农民年均增收两万多元,为当地脱贫攻坚做出了积极贡献。
校政企共建牛产业研究院
西海固农民养牛犇小康
海原县华润农业有限公司曹洼肉牛育肥基地子母牛舍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科学院研二学生王丽云正在喂养犊牛。她和同学们在教授的带领下在当地进行犊牛培育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推广。通过他们的努力,让原先6个月哺乳期的犊牛两个月就断奶,推动母牛从一年半一胎提升到一年一胎。
宁夏西海固高端牛产业发展研究院。
2017年11月,海原县人民政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华润五丰农业开发(中国)有限公司三方签署合作共建宁夏西海固高端牛产业发展研究院的框架协议,开启政校企协作新模式。2019年9月,研究院正式挂牌成立,开始示范推广品种改良、饲料开发、快速育肥、功能性牛肉产品开发、园区综合管理等五大项目。
海原县三河镇富陵村富陵肉牛养殖园。
“研究院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技推广人员为基础,通过创建集肉牛良种繁育、健康养殖、高效育肥、活牛供港、屠宰加工、产品销售和社会化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开发新模式,建立起了饲草料加工配送、疾病防治与疫病预防、牛肉生产加工与销售、科技培训等六大支撑体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教授、 海原县政府挂职副县长、宁夏西海固高端牛产业研究院专家王永军介绍说。
肉牛养殖园牛舍。
富陵村是海原县三河镇的一个移民村,2017年村民搬迁到现址,遇到了产业发展的难题。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华润集团定点帮扶海原县,开始支持当地发展肉牛产业,启动在当地投资建设6万头肉牛全产业链精深加工项目。富陵村在此带动下,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技术指导下,开始大力发展肉牛养殖产业,高标准建设了富陵肉牛养殖园。
“我们过去一家一户散养,后来西海固高端牛产业研究院在我们这里示范推广‘傻瓜化’饲料配合优化技术,华润集团引导和支持我们采取统一引种、统一饲喂、统一防疫、统一保险等‘六统一’的标准化、全机械化养殖方式,现在养牛越来越简单,肉牛质量和养殖效率也提高了不少。”富陵村党支部书记罗成军告诉记者,他们5个牛舍为一个单位,大户带小户,农户当老板,现在每头牛纯利润能卖到5000至6000元,预计年收入400万元左右,高质量完成从贫困户到小康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