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第十二届中国奶业大会和2021中国奶业20强(D20)峰会在合肥隆重开幕,伊利受邀出席,与政府、协会、行业专家、企业界人士等齐聚一堂,为中国奶业振兴献计献策。会议期间,伊利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政府、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政府、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县政府签约,推动政企合力,发展生态奶业;还与天津嘉立荷牧业、宁夏汇丰源牧业、河南惠龙牧业签约,促进产业协同,共建健康奶业。
伊利集团执行总裁张剑秋在大会上致辞
本届奶业大会以“展成果 谋方略 绘蓝图 点亮两个百年交汇点”为主题,集中展示了中国奶业发展的新成果,作为奶业龙头企业的伊利备受瞩目。“十三五”以来,伊利以消费者为中心,强化品质建设,加大创新融合,加快国际化发展,为中国奶业赋能,引领奶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助力健康中国,让世界共享健康,共享美好生活。
赋能产业链上游,助力奶业振兴
郭永林的仁德牧场位于雁门关外,盐碱地很难培养出优质青贮,直接影响到奶牛的产奶量。在了解到郭永林的需求后,伊利委派种植专业技术人员,将奶科院试验田成功选育的优质青贮品种引进到了仁德牧场的种植地,一路给予指导和帮扶,同时还为牧场免费提供大数据农业平台技术帮扶,帮助牧场实现土地精准管理。有了伊利的支持,6年时间内,郭永林的牧场奶牛日单产从最初的28公斤提高到目前的39公斤,养殖规模从900头扩大到4500头,郭永林成了当地闻名遐迩的“养牛达人”。
郭永林是伊利的合作伙伴之一,仁德牧场是众多受益伊利合作牧场的一个缩影。一直以来,伊利针对“技术弱、融资难、风险大、转型慢”等阻碍中国奶业发展的问题,与产业链伙伴共同创建利益联结机制,带动500万养殖从业者走向了脱贫致富的道路。2020年,伊利宣布5年投入300亿元扶持上游,并在当年已经投入超过100亿元。此外,伊利先后在呼和浩特、呼伦贝尔、兴安盟、巴彦淖尔、通辽、乌兰察布等地打造了以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为代表的九大奶产业集群,还将奶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推向全国,在黑龙江、河北、河南、陕西、宁夏、甘肃、山东等地建设产业集群,为当地带来了全球领先的技术、精细化的管理、雄厚的资金,带动产业链协同发展。
伊利组织中外专家为合作牧场进行技术指导
视品质如生命,守护最优质奶源
6月的一天,当金宇浩源牧场奶厅主管马伟看到最新检测结果时,高兴地笑了。“今天,我们出场的奶,各项指标都极为优异。经过伊利的后期加工处理,表现就会更好了。”马伟说,牛奶的品质好不好,取决于牛奶饲养的所有环节。“只有在各个环节都高标准、严要求,才会得到更好的奶。伊利在这方面,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在金宇浩源牧场,奶牛吃的青贮都是伊利指导制作的。这些青贮在种植、收割、储存等所有环节,都是严格管控的。就是这样不断地在品质管理上“抠细节”,伊利用“点点滴滴的涓涓细流”汇集成牧场技术的“大江大海”,持续守护最优质奶源。
对伊利而言,品质就是生命。伊利致力于生产100%安全、100%健康的乳制品,将质量管理工作战略从“质量领先3210战略”升级为“品质领先3310战略”。在产品和乳品原料质量控制方面,伊利一直执行严于国家标准的世界一流、极为严苛的原材料质量控制标准,不少全球乳品顶级供应商都称伊利的标准严格程度堪称“史无前例”。
聚焦全球化思维,用创新引领未来
国际化是伊利的重要战略,目前,伊利在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等乳业发达地区构建了一张覆盖全球资源体系、全球创新体系、全球市场体系的骨干大网,合作伙伴遍及5大洲,分布在33个国家。伊利先后搭建覆盖亚洲、欧洲、大洋洲和美洲的全球创新网络平台,实时利用大数据洞察消费者深层次需求,不断创新产品品类。在欧洲,伊利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合作打造了“伊利欧洲创新中心”;在大洋洲,伊利建立了大洋洲创新中心;在美洲,主导实施“中美食品智慧谷”,并与众多美国高校和研究机构展开合作。
在2021年度世界乳品创新奖中,伊利赢得九大奖项提名,并成功斩获最佳乳饮、最佳功能性乳品、最佳包装设计三项大奖。伊利聚焦国际化思维,为中国乳业发展探路,用创新助力中国奶业振兴再创高度。
作为奶业龙头,伊利心系中国奶业振兴大计。在两个一百年交汇点,在“十四五”引领之下,伊利将持续聚焦奶业全链发展,加速推动奶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助力中国奶业走向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