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天气逐渐趋暖,是防控枸杞木虱和枸杞瘿螨的关键时期,应抢抓时机,全力做好枸杞木虱、枸杞瘿螨的春季防控。”3月16日,宁夏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刘晓丽带领团队来到银川刘传敬枸杞有机种植专业合作社试验基地,为枸杞种植户“传经送宝”。
据了解,枸杞有三大虫害,木虱、瘿螨占据其二,危害严重时会大幅影响当年产量,甚至造成1年至2年幼树当年死亡、成龄树果枝或骨干枝翌年早春全部干死。
2020年,宁夏农科院植保所开展了“有机枸杞生境优化与微生态调控植保新模式研究”课题,深入田间调查,并结合近期气温回升状况的综合分析提出应对预案。
“要不断改善枸杞地上部和地下部种植系统的健康,全面优化枸杞的肥水供给和营养生理,根本排除化肥依赖对种植系统的不良影响,深度激发树体的自我保健功能,有效强化主导防御作用。”“适度保留枸杞田伴生草地,保持本地植被小生境格局的复杂性,起到基础防御作用。”“结合枸杞害虫的生活习性,集中清除枯枝落叶、病虫残枝、杂草,焚烧后还田,减少越冬后的基数,起到人工防御作用。”“通过田间生境优化与微生态调控对授粉昆虫和天敌昆虫的促生增益作用,持续增进天敌联军的生物防御作用。”……
枸杞园中,专家们手把手地现场指导,当地相关技术人员和茨农频频点头,不时提问请教。
银川刘传敬枸杞有机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传敬告诉记者,去年他在农科院专家的指导下,通过“有机枸杞生境优化与微生态调控植保”项目实施,田间100%取代化学农药、除草剂的使用。
“枸杞生育期连续160天田间没有使用药剂,很大程度节约了防治的成本。”指着自家枸杞地,刘传敬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枸杞品质得以极大提升,卖价提高了70%以上,实现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课题构建的‘生境优化—树体保健—病虫为害—干预调控’植保技术新模式,可实现病虫草害的可持续控制,促进我区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刘晓丽说。(记者 张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