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在银川市金凤区丰登回中,银川市图书馆“共享读书乐”活动第3次走进该校,为孩子们送去沈石溪动物系列小说等书籍;由银川艺术剧院创排的反映民族团结的舞蹈《一把羊头弦子》等,入选舞蹈大赛节目展演;银川市文化艺术馆创排的52套富有地方特色的广场健身舞也在银川市全面推广……这些,仅仅是银川市今年开展的以民族团结进步为主题的系列群众文化活动的缩影。
今年以来,银川市以增强“四个认同”为主题,凝聚全市人民民族团结进步的思想文化力量,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营造了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良好氛围。在文化力量的引导下,全市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合力谱写了民族团结奋斗的精彩乐章。
居民李国庆是一位秦腔爱好者,今年兴庆区玉皇阁文化广场举行了一系列秦腔票友大赛,他一场没落下。每次他都会跟着台上演员们百转千回的声音小声地跟唱,乐不思蜀。
据悉,今年银川市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开展菜单式、订单式服务,以“送、培、展”等形式,精准对接群众文化需求。上半年,银川市共完成送戏下乡演出394场,广场文化演出304场,美丽乡村文化大集34场,送图书65000册次,举办非遗手工技艺、秦腔文武乐、广场民族健身舞、传统器乐等各类培训42班次,培训人员6000人(次)。成功举办市民文化艺术节、广场民族健身舞大赛、“美丽乡村·文化大集”、民族器乐大赛等十余项大型品牌文化活动,覆盖群众超100万人(次),群众参与度、满意度不断提升。
不仅民族文化活动丰富多彩,银川市围绕民族团结主题的文化精品创作也屡创佳绩。今年,由银川艺术剧院有限公司创排的表演类节目《火红的日子》《羊逗羊倌》在第九届全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荣获一等奖;宁夏坐唱《塞上古城看新貌》《鱼奶奶回家来》分获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曲艺展演一等奖、第四届中国曲艺展演“牡丹奖”;杂技《新征程》荣获首届“西北五省区杂技比赛”金奖;弦鼓说唱《选举》荣获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展演优秀剧目奖。(记者 梁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