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召开的银川市2023年生活垃圾分类提质增面行动推进会提出,今年将根据《银川市城市(县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指南(试行)》合理设置垃圾分类站点建设,把垃圾分类设施融入便民服务设施建设中,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N+1’”模式(即:“快递收发、便民商超、净菜上市+垃圾分类”)。
推进居民小区“1+1”生活垃圾分类行动,即1个居民小区制定1个生活垃圾分类方案,规范垃圾分类设施、分类标识,实现垃圾分类设施100%全覆盖。建立健全垃圾分类设施、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等制度体系和台账,不断提升分类质量。努力实现“专车专线专运”,严禁混收混运,对未达到密闭运输车辆要按照法律法规加强管理,实现定时定点投放收运。对已设置的垃圾分类设施、分类标识、分类质量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对不符合标准的分类设施要及时进行整改,对破损、缺失的分类设施进行维护更新,确保其功能正常。
另外,将进一步加快推进再生资源分拣站、点建设,合理设置便民回收网点,按区域规划建设废品回收交易市场;加快推进“互联网+”回收模式,建立信息化平台,整合数据资源,实现回收利用率稳步提升。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垃圾分类、收运、处理,逐步使垃圾分类处理企业化、市场化、社会化。
同时,机关事务管理中心要深入开展推进机关行政事业单位争创全国“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单位,全面推行绿色低碳办公,减少使用一次性办公用品;市商务局要在商业大街、商业综合体、大型超市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减少限制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治理过度包装。(记者 李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