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9月15日至16日,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在固原召开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第二次推进会。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润儿,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咸辉带领区直各有关单位、各市县(区)负责人先后到隆德县、泾源县、彭阳县观摩,实地了解渝河流域综合治理、六盘山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三关口生态治理、红河镇柴沟流域产业发展项目等情况,实地感受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这块土地上的生动实践。为深入贯彻自治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第二次推进会精神,总结和推广我市生态环境保护的好经验好做法,本报推出“回眸观摩看亮点”系列报道,感悟干部群众在“山穷水尽”的自然条件下、在“市弱民困”的发展基础上,担起生态保护、污染治理的历史责任,蹚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宽广路子的奋斗精神,提振精气神,激励全市上下奋发有为,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作出固原贡献。
“塞上江南‘上山’了!”9月15日,自治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第二次推进会与会人员,来到六盘山下观摩隆德县渝河治理时,眼观绿树成荫、流水潺潺的河道景观,由衷发出啧啧赞叹。
水能赋予一座城灵动的气质。渝河的南侧源头支流为清凉河,环城而下,北侧源头支流为清流河,穿城而过,两河在县城西边汇入三里店水库,形成环城生态水系,经水库向西汇流成为渝河主干。渝河被喻为隆德县的“母亲河”。
如今有着塞上江南般风光的渝河,过去也曾不堪重负:沿岸散布马铃薯淀粉加工厂,污水、垃圾直排入河,夏季臭味弥漫,沿岸居民苦不堪言,2015年渝河因劣Ⅴ类水质、跨界污染问题被中央环保督察组重点督办。
还渝河岸绿水清!隆德县痛下决心。渝河治理坚持水里的问题岸上治、岸上的问题流域治,坚持部门联动共治,加强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通过截污治污、疏浚清源、治水用水、外引内蓄、连通库坝等措施,持续改善水环境,科学调度水资源。对渝河全段疏浚整治,完成三里店水库清淤改造,彻底清理沉积多年的淤泥,同时通过库坝及供水管网连通、河道整治等工程,修建污水处理厂,关停污染企业,关闭河道非法采砂场等措施,使渝河水质稳定达到Ⅳ类以上,水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治水之余,隆德县还着重修复生态,以六盘山国家生态功能区建设为抓手,实施临河生态绿化和河道生态修复工程,完成两岸43公里绿化带建设,建成沿河环城生态景观水系,栽植各类绿化苗木3100万株,生态治理3600亩,形成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沿河生态景观长廊,成为群众娱乐、休闲旅游新基地。在渝河中下游建设人工湿地550余亩,在河道种植香蒲、芦苇、菖蒲、水葱等水生植物,通过自然吸附降解功能,修复水生态,提升水质量,使渝河成为一条集生态廊道、湿地廊道、景观廊道等功能于一体的共享廊道。
隆德县城一角的公园里草木葱茏,成群的野鸭在水面上尽情撒欢。正在散步的市民仇鹏图说:“水质要是不好,这些鸭子一定不会来这里。”2015年以前,仇鹏图家住城关镇邓山村,三里店水库是他去县城的必经之地。以前的渝河脏乱差、臭气熏天,每次经过,心里堵得慌。如今,水质好了,河岸绿了,公园建起来了,环境好了,老百姓的心情也舒畅了。
五年持续治,一岸新景观。“渝河是小流域治理的典范。渝河治理能有今天的成效,关键是做到了水土保持、水源涵养、水系贯通、水量增加、水质改善‘五个结合’。”自治区党委书记陈润儿充分肯定渝河治理成效。作为渝河蝶变的见证者,隆德县水务局高级工程师杨志义感慨道:“渝河今天的美丽面貌,带给隆德人民满满的幸福感。陈润儿书记对渝河治理成效的充分肯定,让我们倍感自豪。”(固原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郑琪 白健业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