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西吉县司法局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主动适应社会矛盾的新变化,针对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中存在的调解组织根基不牢固、队伍力量不强大、业务建设不规范、制度保障不完善等问题,构建“四聚焦四覆盖”调解工作法,不断夯实调解组织根基、加强调解队伍建设、创新完善调解机制,实现三级调解组织、三支调解队伍、三项调解措施、三项调解制度全覆盖,有效提升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质效。
聚焦强化调解组织建设
实现“三级组织”全覆盖
夯实调解组织是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的根基所在。西吉县司法局不断延伸调解触角,进一步加强县、乡镇、村(社区)人民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在全县形成多层次、宽领域、全覆盖的人民调解组织体系。
在村(社区)层面,加强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依托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开设人民调解窗口,进一步规范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名称和标识。目前,全县已建立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308个,实现了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全覆盖。
乡镇层面加强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实现19个乡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全覆盖。2022年投入60余万元用于乡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实现乡镇人民调解委员会标识统一、业务规范、人员专业。加强乡镇人民调解委员会派驻调解工作室建设,延伸调解工作触角。目前,已在19个派出所和4个基层法庭设立调解工作室。
县级层面推动建立西吉县矛盾纠纷多元调解中心,形成全县调解资源统一统筹、调解力量统一调配、矛盾纠纷统一处置的工作模式。同时,推动调解组织向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延伸,在劳动争议、交通事故、物业管理、供暖服务等领域建成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9个。截至目前,全县共建成各类人民调解组织336个,基本实现“哪里有人群,哪里就有人民调解组织”。
聚焦优化调解队伍建设
实现“三支队伍”全覆盖
加强调解队伍建设是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的力量所在。针对新形势下矛盾纠纷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对调解员能力素质的新要求,西吉县司法局加强调解员队伍建设、优化调解力量,为人民调解工作开展赋能增效。
按照每个乡镇人民调解委员会配备2名至3名专职调解员、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配备2名以上专职调解员的标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统一招聘,配齐配强专职调解员60名。目前,全县已基本实现“哪里有矛盾纠纷,哪里就有人民调解员”。
组建由18名各行业各领域先进代表、专业人士等组成的县级调解专家库;指导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吸纳热心调解、善做群众工作的人员担任调解员,吸纳村(居)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十户”调解员(每十户中选出一名人民调解员)、纠纷信息员和退休政法干警等加入人民调解员队伍,实现人民调解员队伍多元化。目前,全县有专兼职人民调解员5068人。
聚焦规范调解制度建设
实现“三项制度”全覆盖
规范制度机制建设是矛盾纠纷化解的核心所在。近年来,西吉县司法局进一步健全完善调解工作制度和工作机制,有效规范人民调解工作。通过在派出所、人民法院(法庭)、信访局设立人民调解工作室,在全县广泛开展诉调对接、警调对接、访调对接工作,畅通联调联动机制。切实发挥好驻公安派出所人民调解室作用,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信息共享机制。今年1月以来,全县人民调解组织通过诉调对接化解矛盾纠纷2127件,警调对接化解1356件,访调对接化解85件。
按照“人民调解前置,法律援助后援”原则,西吉县法律援助中心受理法律援助案件后,将适合用人民调解方式化解的案件及时转办至人民调解组织进行化解,对无法通过人民调解化解或调解不成功,但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矛盾纠纷,人民调解组织及时与县法律援助中心对接,导入援助程序。创新诉调对接工作机制,建立“1234+X”工作机制,即人民法院调解平台“1”个系统分流;县乡“2”个层面运行;司法确认、案件回访、案件补贴“3”个机制保障;业务培训、案件评查、轮岗交流、观摩学习“4”项措施提升;联合“X”个有关部门联合调解。
完善财政预算、费随事转的调解经费投入制度。按照“谁调解、补贴谁”的原则,县政府每年投入100万元,以微矛盾纠纷每件50元、简易纠纷每件100元、一般纠纷每件200元进行补贴。此外,依托文明实践站建立矛盾纠纷化解积分制管理办法,对人民调解员当场化解但未形成调解卷宗的给予积分奖励,积分可以通过文明实践站兑换物品。
制定印发《西吉县人民调解工作考核办法》,将人民调解工作纳入效能目标和平安建设考核体系。制定印发《西吉县人民调解员等级评定考核办法》,明确人民调解员的评定等级、评定条件,规范评定主体、评定程序,同时将评定结果作为人民调解员评先评优的重要参考。
聚焦抓好调解业务建设
实现“三个环节”全覆盖
“感谢调解人员的耐心调解,既降低了我的诉讼成本,又解开了我和陈某心里的‘疙瘩’。”11月的一天,在白崖司法所调解人员的主持下,一起买卖合同纠纷当事人李某某感激地说。
2015年7月,陈某在李某某处购买啤酒、饮料及方便面等商品,价格共计1.9万元,因双方经常生意往来,常用现金、微信转账等方式进行交易。今年4月双方结算货款时,李某某表示陈某还欠其1万元货款未结清,陈某表示货款均已结清,双方因此发生纠纷。调解人员考虑到双方系多年生意伙伴,为避免双方关系僵化,“背对背”核算双方微信转账记录,核对当事人陈述等方式,查清陈某尚欠李某某7000元未结,为双方当事人断清了“官司”。
紧扣调解业务建设是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的关键所在。在西吉县司法局的指导下,各人民调解组织始终坚持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为调解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基本实现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乡镇。
采取普遍排查与重点排查、一般排查与专项排查相结合。聚焦重点人群、重点地区与重点行业,坚持“十户”调解员、纠纷信息员每日排查一次,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每周排查一次,乡(镇)人民调解委员会每半月排查一次,做到排查全覆盖、无盲区。
简易纠纷由“十户”调解员、纠纷信息员依法当场化解,一般矛盾纠纷由村(社区)人民调解员、“法律明白人”、村(社区)法律顾问依法及时就地化解,重大疑难复杂矛盾纠纷由乡镇人民调解委员会人民调解员调解,必要时联合司法所、派出所、基层法庭工作人员等一起调解,及时就地化解纠纷。今年以来,成功化解矛盾纠纷2528件。
县、乡、村人民调解组织定期对矛盾纠纷化解及调解协议履行情况进行跟踪回访,在回访中发现调解工作有失误或矛盾纠纷有复发可能的,建立整改清单,迅速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妥善处理。(记者 马琳 通讯员 蒙嘉懿)
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马生强在田间地头向群众宣传法律知识。(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