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地市 -> 市县亮点
念好“通字诀” 当好“先行官”
——中卫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系列报道之七
2020-04-08 10:08:26   
2020-04-08 10:08:26    来源:中卫日报

  今年春节前,家住海原县城益民小区的田军从陕西回到海原跟家人团聚,本打算过完春节就返岗,继续从事货运工作,但受疫情影响,田军近日才坐上去陕西的车。他说:“我一个月工资14000元,只要好好努力,我买新房的愿望一定会实现。”

  近年来,交通运输业成为海原县四大“离土”产业之一,全县运输业从业人员年工资性收入4亿元以上,约占海原县工资性收入的三分之一。

  交通运输业是受此次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之一。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海原县多措并举,在做好交通运输保障的同时,出台一系列办法和举措,盘活交通运输业发展血脉,念好“通字诀”,畅通“微循环”,当好“先行官”。

  抓好应急优先运输  确保道路畅通

  为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货运发展的影响,海原县成立了交通运输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协调解决货运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海原县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挥部制定了《海原县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扶持货运产业发展实施办法》,进一步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对疫情防控应急物资、重要生产生活物资开辟“绿色通道”,对道路运输车辆年审、道路运输从业人员资格证换证采取临时延期措施,启动交通运输行业安全风险救助基金,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交通运输工作。

  为确保道路畅通,海原县抓好应急优先运输工作,保障复工复产“全产业链”生产物资运输,确保物流运输全程零障碍。在保障返岗人员有序复工方面,组织包车客运企业按照“一车一方案”原则,提供“点对点、定制化、一站式”直达运输服务,优先保障成规模、成批次、目的地集中的返岗人员运输需求。在推进项目建设上,相关部门督促指导重点项目单位落实疫情防控和工程施工措施,主动靠前服务,保障项目前期工作和工程建设招投标工作有序开展。

  截至目前,全县11家工业企业全部复工复产,复工率达100%;37家商贸领域重点企业复工营业。全县共转移就业25397人,其中复工复产自发就业17009人(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6193人),集中组织输送927人(建档立卡劳动力414人)外出务工。

  为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交通运输业复产,海原县交通运输局成立货运车辆管制组,成立“司机之家”,负责出入海原县物流车辆信息的收集、汇总、上报等工作,指导、监督危货运输企业落实车辆、司机疫情防控责任。目前,共有近4000辆货运车辆在全国各地运营,近20000名驾驶员从事运输业务。

  完善县域交通网络 巩固提升脱贫成果

  路通民心畅,道顺百业兴。近年来,海原县着力抓好贫困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纵横交错的农村公路和入户便道,犹如一条条毛细血管,遍布海原农村,成为助推脱贫进程的“加速器”。

  今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海原县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突出问题导向,扎实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善县域道路交通运输网络,为巩固提升扶贫工作成果提供强有力的交通保障。

  2020年,海原县将全力做好干线公路升级改造项目协调服务,保障干线公路改造项目如期建成;进一步加强“四好农村路”建设,新改建农村公路7.772公里,实施窄路加宽项目30.021公里,完成村组道路硬化160公里、生产沙砾路87.6公里,完成安全生命防护工程55公里,实施过水路面工程4处,全年力争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亿元。

  长期以来,海原群众出售马铃薯等土特产、购买生活必需品,都是通过“赶集”来解决,“凌晨出门、半夜归家”是常态。“路修通后,运输方便了,老百姓发家致富有望了。”海原县树台乡红井村第一书记穆世福说,如今,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里成立了合作社,发展种植养殖产业,打通了村民致富的大动脉。

  随着一条条高速路、产业路、旅游路应运而生,海原县不断打通全县决胜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公里”,加快特产出山、外地资源进城。

  大道如虹通四方,海原县交通运输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奔跑”。(记者 马彦军 李洋)

【编辑】:王小梅
【责任编辑】:杨洲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