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了健康扶贫政策,让我们的生活有了希望。”沙坡头区兴仁镇团结村村民田广知感叹道。
近日,记者来到团结村了解健康扶贫情况,田广知得知记者来意后,迫不及待地分享这些年健康扶贫政策给他带来的好处。田广知说,2011年他从海原县蒿川乡移民搬迁至团结村后,一家人对新生活充满希望,可搬迁后第二年他就被查出患上终末期肾病,需要靠透析治疗维持生命,每年透析费用高达13万余元。
“健康扶贫政策确实好,极大缓解了我们家因看病造成的经济负担,现在日子虽不富裕,至少不用为医疗费发愁了。”田广知说,自2017年享受健康扶贫政策后,每年13万余元的医疗费用报销后只需自费5000元左右,报销比例达90%以上。除此之外,兴仁镇中心卫生院的医生和家庭签约医生会经常来家里为他进行免费健康体检,在家中就能享受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市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开设互联网门诊,进行网上诊疗,家庭医生团队通过医院微信公众号、张贴通知、微信视频等形式,向行动不便的老人、慢性病患者、孕产妇、儿童等特殊人员进行电话用药指导,确保特殊时期群众正常医疗需求。
“我们现在已完成了4112名贫困人口的签约和1批次的入户随访上门服务,服务覆盖率达100%。”兴仁镇中心卫生院院长王裕魁说,今年虽受疫情影响,但通过电话随访签约方式进行签约和服务,也能让村民及时享受到健康扶贫政策。
健康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坚中之坚。兴仁镇认真落实我市健康扶贫政策,最大限度提升贫困人口健康水平、最大限度提供报销、最大限度提升群众满意度,优化门诊服务流程,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通过微信、手机APP等多种途径实现预约诊疗服务,让信息多跑路、病人少跑腿。通过多种精准举措,用情、用心推动精准脱贫,为贫困户就医打通了“快车道”。
随着150种大病门诊用药的下沉,中卫市贫困慢性病患者在乡镇卫生院随时能够看得了病、用得上药。同时,通过在村委会或村卫生室设点,相关工作人员直接将微医云巡诊车开到群众家门口,对行动不便的服务对象,组织医务人员入户开展服务工作,得到了群众的点赞。
目前,中卫市已建成标准化乡镇卫生院42家,标准化村卫生室430家,乡村两级人员配备全部达到“三合格”标准,并实施“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即时结算。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家庭医生应签尽签,重点慢性病每季度一次随访服务全部落实。
王裕魁介绍,中心卫生院针对糖尿病、高血压贫困患者及时办理大病(历)本,将二级以上药品下沉到村卫生室,为精神病、癫痫病人免费发放药品,对住院病人施行先住院后付费,自付费用控制在百分之十以下,个人支付(费用)每年不超过5000元,对确实暂无支付能力的患者,在签订协议后,允许延期交费 。
据了解,截至4月底,中卫市累计核实建档立卡患者15468人,已救治15195人,救治率达到98.2%;核实患病人员“三个一批”中,大病分类救治3134人,救治率98.1%;全市建档立卡户家庭医生已签约141842人,应签尽签完成率98.81%;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患者住院救治2312人次,医疗费用共计2708.69万元。
在中卫,一项项创新举措的落地,让群众享受到了福利,健康扶贫的惠民政策“点亮”了贫困户的就医之光,贫困户的幸福指数攀升。(记者 杨婷 刘彦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