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我市共有8人光荣入选,其中4人荣获全国劳动模范,4人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
据了解,2020年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优先推荐在抗击疫情中表现突出、贡献大的优秀医护人员以及公安、交通、社区等各行各业职工,同时侧重推荐企业高技能人才和优秀技术工人以及在银川市重大战略、重大项目、重点工程、特色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中涌现出的先进人员。
为使更多一线普通劳动者身上展现出来的优秀品质,更广泛、更直接地影响到身边的劳动者,让劳模精神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此次我市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人员来自基层一线的占比为50%。
孙建宁 平凡岗位上彰显工匠精神
孙建宁是卧龙电气银川变压器有限公司电焊车间技术顾问,他曾先后参与两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还曾参与了12项发明专利和37项实用新型专利的研发工作。他坚定走技术创新之路,为建立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两大创新平台,贡献了一己之力。此次,他荣获了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孙建宁从事变压器油箱加工制作20多年,在变压器油箱的工艺和技术革新等方面贡献突出。他先后参与公司自耦变压器、单相牵引变压器等8个系列上百种产品的油箱焊接工作,保障了油箱结构的稳定性。2008年10月,孙建宁协同相关部门人员研制开发的铁路高速客专AT供电用220kV级V/X接线牵引变压器试制成功,一次性通过了国家变压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突发短路试验。这项研发填补了国内空白,为时速≥300公里/时的高速客专和重载电气化铁路的关键设备的国产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0年,该产品荣获国家重点新产品称号,并荣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2011年至2014年,孙建宁带领自己的团队,先后配合其他有关部门研发了220kV级V/X接线牵引变压器、AT供电自耦牵引变压器等关键高速铁路供电设备,填补多项国内空白。我国四横四纵的高铁主干网中,都在使用他所参与研发的牵引变压器产品。
为进一步激发车间员工的创新意识,广泛收集一线员工的合理化建议,2015年底,公司成立以孙建宁为带头人的劳模创新工作室,以点带面加强公司各领域的创新工作开展。
周建宇 在科研一线淬炼出彩人生
公司自动化学科带头人、坚守科研与开发一线30年、取得多项国家级和自治区级科技成果、开发的新产品填补国内多项空白、铁路轴承淬火压床的开创设计人之一……这些“符号”都属于宁夏机械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周建宇。11月24日,他又多了一个“符号”——全国劳动模范。
周建宇自1990年大学毕业后,一直工作在宁夏机械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科研与开发一线,他对待工作满腔热忱、刻苦钻研,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学术上也颇有造诣。在宁夏机械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大多数设备电气系统的研发主持人都是周建宇。多年来,他主持和参加了多项重大项目的开发和设计,取得了多项国家级和自治区级科技成果。他曾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国家技术创新优秀新产品奖、科技部“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等。他所开发的淬火压床、非金属材料试验机等新产品中,多项填补了国内空白。
作为铁路轴承淬火压床的开创设计人之一,自1999年开始开发设计淬火压床起,周建宇一直担负着压床的电气系统设计。在已经建设完成的几十条淬火生产线中,周建宇承担了绝大多数的电气设计,同时,负责几乎所有设备的厂内调试与用户现场的安装调试工作。他参与研发的轴承淬火压床系列产品,不仅大大提高了我国轴承制造业的工艺装备水平,还开创了一个新的机床门类。
马海民 勤勉尽责严把项目质量
马海民是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在主要领导岗位上,他勤勉尽责,一心为了企业,团结带领全体党员干部职工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动真碰硬。
他曾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施工企业家称号、全国茅以升科学技术奖、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火车头奖章等荣誉。11月24日,他再添一“国字号”荣誉——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在推进实施银川都市圈城乡西线供水工程建设中,作为项目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的他,推进项目论证立项、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实现了5个月项目从框架意向到工程立项,4个月项目从设计到开工。他调配企业精兵强将和优质生产资源科学组织施工。2019年底,项目已完成投资47.21亿元,各类工程施工形象进度完成87%以上。他严控工程安全质量,银川都市圈城乡西线供水工程(市政部分)获得2019年银川市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示范工地。2019年12月29日,银川都市圈城乡西线供水(一期)工程正式通水。
马海民强化项目施工管理,有效融合信息化技术手段,大力推广施工进度、安全质量隐患排查、机械设备、物资管理等信息系统,项目监管水平和履约能力大幅提升。2018年,中铁一局荣获国际大奖2项、国优奖14项,获奖层次及数量创历年之最。
厉吉文 以实干守护绿色生态
为打赢银川市蓝天保卫战,2017年,我市实施“东热西送”集中供热工程。工程开工面积、作业难度、技术难度、施工密集度均创国内供热项目先河。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宁夏分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厉吉文临危受命,任银川“东热西送”集中供热工程副总指挥,他带领全体干部员工日夜奋战,风雪兼程,一举完成一期4000万平方米集中清洁供暖。这期间,厉吉文坚守工地一线,哪怕去北京总部汇报完工作已到周末,他也急匆匆赶回银川,一下飞机就扑到施工现场。
11月24日,厉吉文作为全国劳动模范获奖者接受表彰。
2018年第一个供热季开始后,厉吉文多次到银川各小区百姓家里查看供热情况。为提高居民供暖质量,厉吉文带领工作人员对银川城区94个老旧居民小区,600万平方米供热面积进行供热管网改造。
厉吉文组织有关科研设计单位进行联合技术攻关,利用百万机组抽气复合六十万机组高背压运行方式对机组进行供热改造,属国内首创,该技术高效综合利用电厂余热替代燃煤供暖锅炉155台套,每年节约小锅炉燃煤130万吨,按400元/吨计算,每年节约资金约2亿多元。而“东热西送”集中供热工程替代的燃煤供暖锅炉,拆除后可节省城市中心用地面积约3.6万平方米。
马瑞霞 使命担当诠释医者仁心
11月24日,作为全国先进工作者,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马瑞霞登上了领奖台。她曾带领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团队,在区内率先开展了鼻内窥镜手术、人工耳蜗植入术、听骨链重建术等重大手术,研究规范了宁夏变应性鼻炎的诊断与治疗,还在宁夏建立了2个睡眠监测中心。
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马瑞霞带领科研团队不断攻克难关,累计获得多项重量级科研项目。比如,2019年获得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项目“互联网+医疗下的区域协同救治的远程会诊体系建设”;2018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NF-kB/MAPK通路探讨微量元素锌对过敏性鼻炎免疫反应的保护作用和机制研究”等。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担任宁夏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以来,马瑞霞共培养硕士研究生40余人,目前都工作于全国各地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一线。她还经常放弃节假日和休息时间,组织技术骨干组成医疗队深入贫困边远地区为群众送医送药。
春节前夕,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作为专家型领导,马瑞霞得知消息的第一时间就迅速做出安排部署。她第一时间制定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预案,并召开26次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推进会,全面展开疫情防控工作。
从医30年,马瑞霞坦言任重道远,将立足实际,做强自身,全力以赴做好本职工作。
王锦秀 用心育人扎根教育事业三十八载
11月24日,银川市第九中学党委书记、校长王锦秀作为全国先进工作者获得表彰。38年来,她扎根教育事业,从一名厂矿企业子弟学校教师做起,教书育人,孜孜不倦,管理学校,成绩斐然。
银川九中是自治区一级示范性高级中学,曾经是银川市乃至宁夏中学教育的龙头,在2008年8月迁入贺兰山中路的新校区后,因交通不便、工程未竣、生源较差等原因,一度陷入了低谷。为破解银川九中发展的难题,王锦秀同志带领校党委领导班子狠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着力打造人才成长的平台,建立一体三校的教育发展集团,领导筹建了银川九中校史馆。在王锦秀的带领下,银川九中自2013年至今,连续七年荣获银川市直属教育系统目标责任制考核一等奖,连续六年荣获银川市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考核一等奖,是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自治区德育、安全、禁毒等示范校,获得了自治区书香校园、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五星级基层党组织等一系列荣誉。与此同时,银川九中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升,2018年高考升学率达到76%,2019年更是达到了93%。
她长期利用周末及寒暑假加班,从不计较任何报酬,只要在学校,她办公室的门永远为师生敞开,即使是暑假招生期间,她也坚持不离校、不换手机号、不关闭手机。
郑建卫 忠诚守护群众安全
他从警21年,始终奋战在打击违法犯罪、保卫社会平安的第一线。他在洪水来临时,将自己的安危置于脑后,把被困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了第一位。他舍小家为大家,奔走在疫情防控一线上。他就是银川市公安局西夏区分局镇北堡镇派出所教导员郑建卫。11月24日,他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2018年7月22日晚上7点半,贺兰山遭遇特大暴雨,有部分群众被洪水围困。当天晚上8点多,接到上级指令后,郑建卫立即带领辅警王永良驾车前往救援。行驶至距离滚苏路和镇苏路交叉路口南侧一公里时,由于地势低洼,洪水增量,警车无法通过。郑建卫将警车停在路边,不顾自身安危,下车准备徒步前往救援,但此时水流迅猛且夹杂大量泥沙,稍有不慎便会被卷入洪流,车内携带的救援设备又有限。郑建卫第一时间将现场情况上报分局指挥中心和带班领导,王永良负责联系镇政府前来救援的大型挖机赶到现场展开救援工作,并通过电话联系报警人前往地势较高的地方。在安置好被困群众后,雨势依旧很大,救助信息越来越频繁,大约有6辆车、20多名受困群众等待救援。情况危急,按照分局领导指示,郑建卫和王永良随即赶赴其他灾情发生地。后来,郑建卫和王永良连同皮卡车被卷入山洪中,郑建卫被洪水卷袭漂流2个多小时10多公里。
今年1月,疫情发生后,郑建卫与妻子作为抗疫一线人员,在接到紧急集合的命令后立即投入了到工作中。从1月23日至3月初,他没有一天陪在家人身边。
马丽 在办税一线勇担当善作为
她,13年坚守办税厅一线,勤奋好学、自强不息、努力成才,用真情奉献赢得了纳税人和税务人的尊敬;她,先后荣获区、市、县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还曾荣获全国百佳办税服务厅主任、宁夏好税官等,而其负责的办税厅先后荣获自治区“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岗”。她,就是银川市金凤区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职工马丽。11月24日,她荣获了全国先进工作者。
最是担当见精神,“营改增”“金三上线”机构改革、“金三并库”等多重改革任务面前,她主动作为、勇挑重担,既能对内讲解政策、建言献策,又能满足改革期间纳税人的咨询辅导需求。
机构改革,工作量翻倍,马丽带领全科人员圆满完成了业务划转工作,征收的20多万笔税款无一差错。机构改革后,她组织修订完善考勤考核、培训、礼仪、应急保障等13项办税服务厅管理制度。建立“晨课夕会”制度,利用上下班前后1个小时,对大厅干部进行业务培训。她要求对符合条件的退税决不在大厅环节耽误时间,为此她申请了专车进行资料流转,退税时限从30个工作日压缩至7个工作日,成为宁夏退税时速最快的办税厅。她的优化服务措施使得纳税人投诉率比机构合并前减少30%。
马丽患有严重的眩晕症,一旦劳累过度就可能晕倒。轻伤不下火线的她在第三次晕倒后住进了医院。然而,住院期间,她仍坚持通过微信部署工作,通过视频培训业务。
(记者 李阳阳 本版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