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带着疑惑走进‘共享法庭’,离开时拿到了补偿款。”5月12日,提及一起涉幼儿健康权纠纷顺利解决,银川市兴庆区中山南街安和社区“共享法庭”庭务主任肖胜军说,“共享法庭”既节省司法资源,又提高了司法效率,让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肖胜军从事矛盾调解工作多年,看着基层社会治理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他对基层法治工作满怀信心。
近年来,兴庆区全面推进“共享法庭”建设,以“一屏、一线、一终端”为标准配置,充分发挥纠纷引导分流、组织多元解纷、线上诉讼服务、咨询调解指导等服务功能,形成线上线下协同共治共建共享的一体化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网络,为构建社会治理现代化新模式提供法律保障。
“共享法庭”带来的司法便利逐步显现。家住幸福世家小区的张晓均最近因劳务纠纷问题发愁。近日,他带着疑问来到银古路街道办事处康园社区。“小王,我这个问题怎么办啊?”“别着急慢慢说,咱们社区有‘小律’。”网格员王淑红一边接待张晓均一边说。王淑红口中的“小律”就是“共享法庭”设置的公共法律服务可视桌面机,除了能提供在线智能问答外,还可提供智慧生成专属法律文书格式样本、便民查询、实时与律师对话等多项服务。
张晓均在王淑红的指导下操作“小律”,通过可视桌面机与兴庆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律师进行视频连线,律师为他现场解答,使他明确了自己维权的方向。“我一直发愁不知该怎么办,没想到在社区就可以直接和律师面对面咨询,现在的司法服务真是太到位了。”张晓均感慨地说。
“有了‘共享法庭’,法官给我们上的都是一对一的法律私教课,加速了矛盾调解的工作效率。”康园社区党委书记李海萍说,自“共享法庭”开设以来,居民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的意识明显提升。 (记者 贾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