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地市 -> 市县亮点
篮球为媒 经济入戏
“西吉好东西”篮博会圈粉
2023-11-17 07:39:53   
2023-11-17 07:39:53    来源:新消息报

  “来西吉,一定要吃六盘山牛肉。”

  施满义为小朋友赠送挂件。

“红军粉”畅销。

晋江市民从西吉展厅前路过。

西吉县参展团合影留念。

  11月8日—12日,中国首届国际篮球博览会(以下简称“篮博会”)在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开幕,经中国篮协会员发展部和宁夏篮球联合会推荐,西吉县人民政府组团参加博览会乡村篮球板块系列活动。来自西吉县的农文旅企业及西吉“好吃头”品牌的经营主体,携百余种名优特色产品亮相篮博会,不仅销售一空,而且受到国内外嘉宾和当地市民的赞誉,创收2万余元,意向签约客户6家,文创产品订单超过10万元,其他产品订单额预计超过50万元。

  西吉县教育体育局党组成员、体育中心主任陈志伟介绍,此次篮博会借助姚明、徐济成、巴特尔、刘玉栋、朱芳雨等名人效应推介“西吉好东西”,“西部福地 吉祥如意”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空前提升。篮球为媒,经济唱戏!通过篮博会这一国际平台,展现了宁夏篮球+农文旅的风采,也让“宁夏篮球+”走向全国。

  西吉展厅“C位”出圈,“西吉好东西”赚足眼球

  在晋江市国际会展中心D馆,一侧是专业篮球展位,另一侧则汇聚了乡村篮球标杆案例代表,宁夏西吉展厅就位于这个展厅的“C位”。

  西吉展厅以“篮球赋能乡村”为主题,展示西吉县体育发展成果,特别是蓬勃发展的乡村篮球,同时,借“篮球”向全国人民充分展示西吉农文旅特色、特产,展示西吉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新成就。

  西吉展厅划分为农特产品、文旅产品、西吉“好吃头”3个品鉴专区,展销的牛羊肉、胡麻油、马铃薯、预制菜、小杂粮及文旅产品等优质特色产品,吸引不少观展者驻足购买。

  展厅外侧,宁夏地图和印有“宁夏西吉展厅”字样的灯箱格外醒目。走进展厅,正中间的大屏幕上播放着“村BA”西北赛区的赛事盛况,四周摆放着“红军粉”、酸辣粉、六盘山牛肉、宁夏枸杞、土蜂蜜等“西吉好东西”。

  西吉不但是中国马铃薯之乡,这里的黄牛肉、土蜂蜜、枸杞、西芹汁等特色农产品也早已享誉海内外。

  11月11日、12日,篮博会进入市民开放日。3万多平方米的大型展馆内人潮涌动,西吉代表团带来的“红军粉”、土蜂蜜、西吉小杂粮等系列“西吉好东西”不仅畅销,还意外收获了订单。

  作为福建本地茶商代表,来自武夷山市的邱静反复研究精湛的刺绣技艺和独具韵味的图案,对西吉双面刺绣作品赞不绝口,“如此精致的双面刺绣,是咱们中华文化的代表,让人看了就爱不释手。”邱静现场订购了西吉的胡麻油和酸辣粉,“宁夏的土特产品绿色无污染,味道也很好。”

  来自福建漳州的徐国梅详细了解每样土特产品,还品尝了沙棘原浆和黑枸杞原浆。她说宁夏产品很纯正很健康,“之前只知道宁夏枸杞很有名,看了展出的物产之后才发现,宁夏还有这么多好东西,有机会一定要到宁夏去逛一逛。”

  “西吉是个好地方,不仅有好吃的好喝的还有好玩的,欢迎大家到西吉来玩,西吉欢迎你……”西吉县文化旅游广电局副局长梁红的现场吆喝,让更多观展者了解西吉。她说:“让‘篮球搭台’,激活消费潜力、助力乡村振兴,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能量聚集地效应,为西吉高质量发展赋能,从而实现西吉特色产业项目走向全国。”

  登上C919大飞机的宁夏非遗刺绣火了

  在西吉展厅入口最醒目的位置,摆放着为中国首架大型客机C919头等舱定制的刺绣产品——女士背包、摆件等。这些刺绣皆出自宁夏西吉“绣娘”之手,也是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施满义向来宾展示着今年和中国商飞合作的新产品——商飞成都航线C919+熊猫的双面刺绣作品,吸引不少观众围观。

  展厅一侧的墙面上悬挂着《中国马铃薯之乡》《西吉县永清湖》《西吉县夜景》等代表性刺绣作品。作为西吉县的“乡村工匠”,施满义带动西吉县及周边138人就业。经过不断对非遗文创产品的研发制作和营销,人均年增收万元以上。

  偶有闲暇,施满义就身穿枣红色缎面刺绣旗袍,坐在西吉展厅一侧,一针一线绣着最具西吉特色的鞋垫。这一幕俨然成为西吉展厅的招牌。“这绣的是啥,这么好看,我也想学。”晋江小市民吴子琪和吴子豪跟随舅舅来逛展会,看到施满义现场刺绣入了迷,施满义将手上正在绣的鞋垫递给吴子琪,耐心讲解,并为两名小朋友赠送了刺绣挂件。

  此次展会,两位非遗传承人施满义和赵静一共带了100多件刺绣作品,现场卖出一大半。当听说她们的刺绣作品登上了C919大飞机的头等舱,来自广东的客商陈信宜主动添加微信,表示展会结束后会到西吉考察,争取更多合作机会。

  “真没想到,市民和游客这么喜欢我的作品,这次还接到两个定制化的订单,我们回去后要加班加点,第一时间把产品交到客户手里。”施满义说。 

西吉的特色产品很受欢迎。

梁红为安娜介绍西吉。

马丽娅展示西吉籍作家作品。

小学生韩一伊获赠西吉籍作家作品。

  “西吉文学”安安静静“走红”

  在西吉展厅一角,西吉县文联副主席马丽娅一边整理郭文斌、马金莲、了一容、周彦虎、李义、李继林、马越、马强、张旭东等20余位西吉籍作家的文学作品,一边向感兴趣的当地市民和游客娓娓讲述西吉文学。

  作为“西吉文学”品牌建设的重要阵地之一,刊物《葫芦河》创刊于20世纪80年代,曾得到中国作协主席、中国文联主席铁凝的充分肯定;《文学西吉》作为西吉八部文史资料之一,主要反映西吉文学之乡的发展历程,分为文学纪事、文学阵地、文学人物、文学印象、文学成就五个篇章;《农历》和《寻找安详》是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宁夏作协主席、宁夏文联主席郭文斌先生的作品,一部是以农历节气为线索描写传统乡村民风民俗的厚重之作,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提名。另一部则以“安详”为主题,以当代人的焦虑为背景,以传统文化为底蕴,以如何获得内心快乐为主旨,汇集多年人生体悟而成的一部文化哲理散文集;宁夏青年女作家马金莲的作品《1987年的浆水和酸菜》《碎媳妇》,用深情的笔调怀念已经远去的岁月,用细腻、质朴的笔触书写生活中那些让人动心的细碎鳞片,并将之慢慢咀嚼,在纷扰繁复的表象之下,探索内心深处的温情与良善……

  作为中国首个“文学之乡”,目前,西吉籍的作家、诗人中,已有60余人出版了个人专著,100余人(次)的作品入编国家级作品集。“西吉文学”以占据宁夏文坛半壁江山的态势,步入中国文坛,走向世界。同时,西吉县先后投资近2000万元建成了集学习培训、交流研讨、志愿服务、参观展览为一体的文艺创作阵地。

  在奔放热情的篮博会现场,“西吉文学”板块绝对是一个极为“安静”的存在,马丽娅时不时将书整理一下,轻轻抚摸它们的封面,有空闲时,她就坐下来,拿起一本书静静地阅读。然而,就是这个安静的角落,人气依旧不减。

  “我一看到这本书的封面和名字,就非常喜欢。”来自晋江市的3年级学生韩一伊走近展台,轻轻翻开西吉作家马越的作品《觉醒的花圃》,认真阅读起来。

  “把西吉作家的文学作品带到展会,就是要让国内外游客通过文学作品更多地了解西吉,也让‘西吉文学’走向世界。”马丽娅表示。

  外国友人为“西吉好东西”“代言”

  为期5天的篮博会上,不少外国友人走进西吉展厅,并为之深深吸引。

  来自罗马尼亚的安娜在江苏生活了好几年,算是个“中国通”,去过中国很多城市。“我十分喜欢中国的刺绣、汉服等‘中国味道’的东西,这次看了西吉展厅的物品,让我更加感觉到中国是如此之大,文化是如此丰富和多元,有机会我一定要去宁夏转转。”

  “西部福地 吉祥如意!”来自意大利的扎克默和来自尼泊尔的葛首尔一边听介绍,一边欣赏施满义的刺绣作品,还拿起“红军粉”、宁夏枸杞等特产为宁夏“代言”,他们也表示,要到宁夏走走看看,去品尝“西吉好吃头”。

  “我们带来的是咱西吉最具代表性的农特优产品,一方面是感恩闽宁协作的情谊,另一方面是想借篮博会这个媒介和平台,对我们的产业、文化、旅游资源等进行宣传,让更多人了解宁夏、了解西吉人的拼搏精神和西吉文化,感受乡村篮球在这里的浓厚氛围。”西吉县政府副县长鲜瑞芳表示。

  作为全国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西北赛区大区赛主办地,西吉体育正阔步前行,浓厚的乡村篮球文化,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于乡村篮球文化建设。“一场球赛就能惠及到‘西吉好吃头’,我们希望‘村BA’能够带动农文旅产业更好更快地发展。”鲜瑞芳说。

  宁夏篮球近几年发展成果突出,不仅有黄河流域九省(区)农民篮球邀请赛等区域篮球IP创建,同时培育多个乡村篮球标杆,更是承办了国际篮球A级赛事。宁夏篮球联合会副秘书长白子焱表示,宁夏篮球特别能够体现“篮球+”融合发展模式,在助力乡村文化、带动区域产业发展方面,发挥突出作用。篮博会定位为中国篮球能量聚集地,打破原有展会模式,激活篮球运动多元价值,也成为宁夏优质资源走向全国、实现平台与场景双重创新的桥梁。

  “欢迎全国各地的朋友们来到西吉,来到‘西部福地 吉祥如意’,品尝我们的美食,带走我们的‘西吉好东西’!”在现场,鲜瑞芳向全国游客发出邀请。(记者 张雪梅 文/图)

【编辑】:石卿
【责任编辑】:邹炜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