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地市 -> 石嘴山动态
盐碱地里“种”出的新希望
2020-11-11 08:56:28   
2020-11-11 08:56:28    来源:石嘴山日报

  “对比旁边这块盐碱地,大家就知道这块地之前的盐碱度有多厉害。但是,稷子草却在这里长得很好。”11月3日,在平罗县高庄乡一座新建人工草场上,宁夏盐碱地改良首席专家、博士生导师许兴兴致勃勃地拿着稷子草给身旁的研究团队介绍,“这块地种了两年的湖南稷子草,土壤盐碱度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正在和技术研发中心合作,把这种稷子草生物改良技术搞清楚,这对整个西北盐碱地改良与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许兴口中的技术研发中心是盐碱地草畜一体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2017年11月,由宁夏千叶青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的研发机构。依托技术研发中心,千叶青与宁夏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展开深度合作,针对盐碱地土壤改良技术研究与开发和盐碱地高品质畜产品开发,开展盐碱地大数据和精准改良关键技术研发、耐盐碱饲草种(品种)筛选等关键技术研究。

  在盐碱地草畜一体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承担项目研究公示牌上,一行行重量级的科研项目格外引人注目:2018年自治区重点研发项目“银北地区改盐增草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19年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重大项目“宁夏盐碱地草畜一体化技术创新与集成示范”;农业农村部“2019年宁夏石嘴山市平罗县饲草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除此之外,企业自主研发的有关盐碱地改良和草畜繁育的项目还有十几个。

  “很多人都曾问过我,一个学医的怎么就对农业感兴趣,还对盐碱地这么着迷?其实我是在盐碱地上栽过跟头的。”宁夏千叶青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韩千笑着说。2013年,平罗县开展农村土地改革,韩千看准了因畜牧业高速发展带来的巨大饲草市场潜力,成立了宁夏千叶青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头闸镇流转了1300亩土地种植苜蓿,然而第一年就因为土地返碱、出苗率低,铩羽而归。

  “从那时候起,我就开始跑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一是要解决种植技术的问题,二是研究解决盐碱地的问题。”韩千回忆道,“那时我才发现,国内研究盐碱地的人还真不少,

  对比了很多专家给出的治理方案,每亩最低700块钱的治理成本企业还是无法承担。当时有人劝我说,换一个地方搞吧,但我觉得,既然盐碱地出现在这个地方,就一定有它存在的价值。”韩千了解到,宁夏的优质农产品其实都和盐碱地有着很大关系,在逆境条件下,生物本身的品质会得到提升,盐碱地不是不能产出,而是难以直接产出经济价值较高的植物。“我当时就设想,如果我种植一些可以改良盐碱地的草,达到改良土壤的目的,再在草场上放牧、养羊,通过羊来实现土地的产出会怎样?我的想法立刻得到了许兴教授的肯定。我就按照这个思路去发展,去求才。”韩千说。

  姚珊,是韩千招入的第一个硕士,她几乎参与了公司所有的科研项目,她主持研究的湖南稷子改良盐碱地试验,通过生物改良技术,用3年时间就把轻重度、中度盐碱地变成了亩产超1吨的苜蓿高产田,受到许多国内研究盐碱地改良技术的专家学者关注。

  “当时,借助自治区、市盐碱地治理的东风,我们依靠水利排灌工程措施和农艺、生物等措施,先后种植了紫花苜蓿、稷子草等优质耐盐耐碱牧草,顺利完成了公司盐碱地的改良与综合治理,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姚珊说。

  让姚珊充满信心的不仅仅是企业取得的成绩,还源自公司的一些“特殊”的规定:公司前5年,股东不许撤资和分红,要持续投入科研;公司任何人不能向政府申请任何资金;无论在选择产品、还是在对外寻求合作,都要对标国际标准……

  “曾经有人跟我说,在中国,搞农业离开政府支持就搞不成。也有股东在看到企业有所好转之后,提出减缓科研投入,扩大规模争取更多收益,我都拒绝了。千叶青需要踏踏实实、专心专注的干事精神来推动发展,需要争创一流、成就卓越的企业愿景来吸引更多的有才之士加入。现在看来,这些做法都是正确的。”韩千感慨说。如今,宁夏千叶青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拥有职工27人,其中科研人员就有10人。本科以上学历的职工占到全公司职工总人数的80%。每年来参观考察的国家级农业专家就有40余人,不仅活跃了企业的科研氛围,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更加速了企业的科技化进程。

  “明年这个课题就可以结题了,通过研究,我们根据草场的生物量,掌握了一亩地能承载多少牲畜,来达到草场的生态平衡。”站在新建的千叶青草蓄一体化现代示范草场,姚珊充满憧憬。在这里,种植优质牧草的草场被划分成15个牧区,公司选育的优质滩羊定时循环放牧,既提高了羊的品质,又能提高牧草的产量,还能对土地进行持续改良和修复。

  “我们建设这个草畜一体化牧场,就是想要在生态保护、盐碱地利用、载畜量之间找到盐碱地改良与利用的最佳结合点。在这种环境模式下,我们主打的‘盐碱地里走出的低脂羊’在江浙沪很受欢迎,价格也卖到了160多元一公斤。如果周边的百姓都按照我们这个标准去养,收入肯定会再上一个台阶。”韩千说。(记者 米振卿)

【编辑】:王小梅
【责任编辑】:王小梅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宜居路156号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宁)字第00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 宁ICP备10000675号-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