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是筑梦的新起点,更是凝聚力量的加油站。今年,吴忠市首次在各学校以“学习新思想奋进新时代”为主题,围绕培育爱党爱国情怀、树立中华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讲述身边精彩故事、培养学生科学意识等六个方面开展宣讲,通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以及国际国内重大时政热点,从“讲、观、谈、悟”四个方面持续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将“开学第一课”打造为具有吴忠特色的全区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亮丽名片。
“小活动”展现“大作为”
教好一名学生,幸福一个家庭。近年来,吴忠市构建了以学校为主渠道、党政齐抓共管、家庭社会各方参与的良好格局,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在“开学第一课”启动之初,吴忠市迅速行动,提前策划学习活动、制订方案,做到早启动、早谋划、早宣传,下好先手棋。
市委分管领导高度重视,亲自策划“开学第一课”授课主题,对讲好“开学第一课”提出明确要求。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教育局把“开学第一课”作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抓手,不断充实内容、丰富形式,持续有效推进。
今年,吴忠市“开学第一课”从2月21日开始至3月4日结束。由全市各级教育局干部、各大中小学校长、班主任和思政课教师担任授课人,并邀请机关党政领导干部、县(市、区)宣讲团成员、先进模范代表授课。市文明办将积极组织“七一勋章”获得者、全国道德模范王兰花等各类先进模范进校园开展宣讲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学习先进、争当先进。团市委充分发挥“红领巾讲师团”“90·00”宣讲团作用,面向少先队员开展具体化、有温度的启发性宣讲教育,面向高校、中学青年学生侧重开展共情式、分享式宣讲教育。市妇联结合家校合作,深入开展家庭教育。市科协持续开展“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无神论弘扬科学精神践行强国有我”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引导广大青少年培育科学精神、树立远大理想、担当时代重任。
吴忠市第四中学七年级(1)班学生丁烁晗由衷感叹道:“每年新学期的‘开学第一课’都让我受益匪浅。作为初中生的我们应该迎着朝阳,胸怀强国有我的凌云壮志,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将来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小环境”解说“大形势”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开学第一课”的备课同样如此。
吴忠市盛元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李文兴说,学校在思政教师的群策群力下,紧紧围绕授课主题,筹备了符合校情、学情的“开学第一课”。围绕神舟十三号成功发射、冬奥会等热点,教育引导广大师生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内容上,通过列举科学家及有关事例,引导学生从小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勤奋学习、勇于创新,将来更好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在2022年春季“开学第一课”备课工作中,市教育局抽调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组建了吴忠市教育系统宣讲团,将奔赴各地各校热情讴歌党领导全国人民在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等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宗教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身边人”解读“大政策”
“开学第一课”忌传统单一、方式刻板,而通过以小见大的宣讲方式则大不一样。通过身边人、身边事来举例子、作说明,将党的一个个“大政策”变成大家平日里摸得着、看得见的事,学生听起来就会感兴趣、有参照。
2月17日,吴忠市第四中学教师王丽莹与校领导和全体思政课教师在会议室经过一次又一次认真讨论,确定了一篇以“践行强国有我”为主线的“开学第一课”宣讲稿。作为吴忠市2022年春季“开学第一课”市教育系统宣讲团成员,王丽莹于2月21日前往吴忠市第一中学、吴忠市第四中学开展宣讲。
“整个备课过程中,无论是对授课思路的梳理、所学内容的探讨研究,还是自身能力的提升等,和同事间的每一次交流学习都是一次沉淀、磨砺和成长。”王丽莹说。
吴忠市教育局局长王守军介绍,“开学第一课”的选题来自党的方针政策、社会热点实践,各个学校和思政课教师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选用恰当有趣的教学素材,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入宣传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大力宣传全国、全区劳动模范、道德模范先进事迹,用榜样执着的信念、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坚定学生“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读书”的理想信念,激励广大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刻苦学习、努力奋斗。
“小故事”阐明“大道理”
近年来,吴忠市各级党政机关领导、教育部门干部、学校校长及一线优秀教师积极投身示范“开学第一课”。在宣讲中,邀请“七一勋章”获得者、全国道德模范王兰花及各级劳动模范、道德模范等社会知名人士广泛参与,通过不断积累,遴选出71名优秀授课代表,建成了“开学第一课”优良教师资源库,打造创新课例100余节,建成了“开学第一课”精品课堂资料库。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学习党史、国史是提高学生爱国主义的必修课。”2月15日,市教育局退休党支部委员石琦金正在家中准备宣讲稿。
市关工委发挥“五老宣讲团”作用,组织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进校园开展党史宣讲,讲好红色故事、英雄故事,引导广大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争做时代新人。提起“五老”进校园活动,吴忠市朝阳小学三年级(4)班的学生李姝涵笑着说:“从老一辈革命家青少年时的励志故事到我们身边的‘活雷锋’,石爷爷讲的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年,我期待石爷爷能讲更多好听的红色故事。”
吴忠市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局党组书记高明举说:“目前,‘开学第一课’已经由刚开始的爱国主义教育课不断延伸拓展为‘四史’教育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课、崇尚科学教育课、诚信做人教育课、勤俭节约教育课等十堂精品课程。”
(记者 吴荣 何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