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在吴忠市利通区郭家桥乡民生服务中心,公益性岗位人员周玲彦正为群众办理有关业务。“享受到公益性岗位安置政策,每月按时领工资,日子过得更踏实了。”周玲彦说。
今年以来,我市加强重点群体帮扶,扩大就业增量,面向14212名登记失业人员发送招聘短信,“一对一”开展“1311”就业服务6421人次,帮助失业人员再就业。安置公益性岗位5417人,兜底安置零就业家庭、残疾人等群体就业。发放各类失业保险待遇5036.97万元,切实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
兴产业惠民生,强就业促收入。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居民收入提升行动,积极落实政策保障,让群众摸得到实实在在的幸福。“截至9月底,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0974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2.47万人,实现工资性收入31.19亿元,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592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05亿元,培育创业实体3631个,创业带动就业11571人。”市就业创业服务中心负责人刘晓军说,我市全方位拓宽增收渠道,让更多劳动者积极就业、公平就业、充分就业,有稳定工作、有稳定收入。
10月16日,在我市一家火锅店内,店老板马学梅正在为顾客烹制麻辣小龙虾。从事餐饮行业六年的她准备扩大经营规模,但因资金不足无法实行。马学梅在咨询人社部门,得知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政策后,她便提交了贷款申请,没过多久,贷款到账,解了马学梅的燃眉之急。
“政府的创业贷款给我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我现在每年的收入达到20万元,我们店也从最初的2名员工发展到现在的18名,也给他们提供了就业岗位。”马学梅感激地说。
刘记枸杞经销部经营者刘俊,今年享受到利通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放的1万元一次性创业补贴,他自主创业的信心更足,“在政府利好政策的扶持下,店里的生意逐渐好起来,经营性收入相比去年有了大幅度提高。”
今年以来,吴忠市持续强化各项创业扶持政策,积极发挥创业担保贷款促进创业带动就业作用,通过降低贴息贷款门槛、深化银行奖补等举措,为创业群体提供政策和资金保障,帮助一大批劳动者实现创业就业和增收致富。截至9月底,我市已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05亿元。
为了让城乡居民收入再上新台阶,我市打出增收“组合拳”:强化市场主体、服务消费、新型动能“三大引擎”,为居民实现稳定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实施稳岗扩岗、创业创新、技能培训“三大工程”,让更多劳动者有稳定工作、稳定收入;结合乡村振兴,抓好特色产业、品牌建设、就业创业、农村改革、政策实施“五大法宝”,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不断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数据见证幸福生活。据国家统计局吴忠调查队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02元,同比增长5.8%。(记者 吴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