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个干净整齐、风光宜人的美丽乡村华丽“转身”,火热的乡村旅游不仅让游客实现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还带动了餐饮、民宿等服务业快速发展,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
这正是我市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产业结出的硕果。
“春推木犁夏挥锄,秋舞镰刀冬抡镐”。9月5日,在位于吴忠市利通区上桥镇牛家坊民俗文化村的牛家坊农耕民俗文化博物馆,犁、耙、石磨盘等一件件农具、一个个实物,传递着传统农耕的浓厚气息和悠久的文化根脉,吸引着参观者的目光。
牛家坊农耕民俗文化博物馆自2014年建成开放后,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我们以前就用这个粮票兑换粮食,现在都找不到了。”“这个榔头,过去我还用过呢。”……站在博物馆展品前,很多人的童年记忆被唤起。
在留住乡愁的同时,该村还通过“党支部+集体经济组织+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紧扣高质量发展主线,结合地域特点、人文底蕴、资源禀赋,以乡村休闲农业为突破口,全面构建要素集聚、功能完备、多元发展的乡村休闲旅游产业体系,走出了一条以乡村旅游激活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
当天, 在牛家坊村吴吃堡城项目建设现场,一期项目建设主体和外部装修已经完成,预计9月底投入运营。该项目重点打造古城新貌、特色餐饮、地方小吃、文化展示、特色农副产品展销、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高端民宿、夜市经济等特色区域,对牛家坊民俗文化村文旅、农旅深度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好风景+好产业 ”,上桥镇的农旅产业正在崛起。 “近年来,我们依托牛家坊民俗文化村服务业集聚区,辐射带动周边各村,将非遗展示、民俗传承、农事体验、观光休闲等有机结合起来,推动‘旅游+’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驶入‘快车道’。”利通区上桥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王蓉说。
当日下午,位于吴忠林场富平湾旅游区的杨家小院,绿树环绕,鸟鸣啾啾,一片清凉。游客坐在帐篷内,悠闲地喝茶、聊天。院子的主人杨兴民为游客端上自家栽种的葡萄、西梅等水果后,又麻利地切菜,准备午饭。
“开业不到一个月,纯收入8000多元。今后,我还想进一步扩大规模,提高服务水平,吸引更多的人来我们这里游玩。”杨兴民说。
今年,吴忠林场按照“一户一品”的模式,以田园、生态、康养、民宿为主题,打造乡村旅游接待民宿40户。新建民宿最大程度保留本地民俗、饮食、园林等文化,展现国画、根雕、剪纸、柳编等民间艺术,并有森林树屋、景观小品等特色园林文化。截至目前,吴忠林场已完成建设20户民宿,“芳华小院”“茗轩”等民宿及露营地已投入运营。剩余民宿建设正在有序推进,预计9月中旬完成建设并投入运营。
随着民宿、采摘、研学等方面…随着一个个项目的落地,让原本靠种地吃饭的红寺堡区永新村、青铜峡市韦桥村、盐池县李塬畔村、同心县黄谷村等一大批村庄旧貌换新颜,打造特色旅游路线,让优美静谧的田园风光成为城市的“后花园”,让游客放心体验“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做农家活、赏农家景”的趣味。
9月2日,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悦动同心 乡村百味”2023年同心县首届秋季农产品、美食展示展销活动在同心县石狮管委会满春村圣峰玫瑰休闲观光园举行,让游客徜徉在美景、美食中。
圣峰玫瑰休闲观光园结合古村落原有的自然风貌,设计了“原生态乡村怀旧”观光线路,游览下来,既有乐趣又有意义。“随着改造提升,我们这里的环境越来越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游玩。借助这场活动,我们将同心优质农产品、美景、美食等通过网络、线下销售方式推介给大家,让更多的人了解同心,进一步扩大同心的知名度。”圣峰乡旅(宁夏)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马晓峰说。
9月4日,在青铜峡市大坝镇韦桥村采摘园的大棚里,一串串挂在藤上的葡萄果实饱满,色泽亮丽,游客们穿梭在葡萄架下或采摘或拍照,尽享游园快乐。
顺着干净平坦的村道前行,共享小院、嘉旺·水韵人家…一个个特色农家乐、民宿令人目不暇接。随着基础设施日益完善,该村带动农家乐、土特产交易和民宿开发,串联周边和沿途旅游景点,走出了一条村美业兴的农旅融合发展之路。
近年来,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韦桥村重点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文化兴村、民俗民风,着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生态宜居乡村,带领群众增收致富。
向美而行,演绎乡村精彩。我市聚焦“六特”产业、农业多功能拓展、多业态聚集,开展休闲农庄改造提升工程,加大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改造提升一批休闲农业村庄道路、供水、停车场等设施,从全市遴选5家休闲农庄(园区)开展改造提升工程,着力打造精品休闲农业企业。截至目前,我市对利通区依林小镇种植专业合作社、青铜峡市清逸园农庄、圣峰乡旅(宁夏)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22家休闲农业企业进行了改造提升,投入资金1703万元。
春天,微风拂过桃园,吹来十里桃花落入潺潺流水;夏天,粉白相间的荷花带来一阵淡雅的花香,悠闲漫步在池塘旁边的栈道上,细细品味荷花的清新;秋天,田园如画,空气里弥漫的瓜果味道让人垂涎欲滴;冬季, 追冰逐雪,体验冰雪运动带来的欢乐激情。我市乡村旅游已开启四季皆景的全季旅游和“白天游民俗、晚上赏夜景”的全时旅游模式。
“以景为媒、以节会友”,我市还通过举办早茶美食文化节、黄河金岸文化旅游节、“古韵盐州·长城民俗”文化旅游嘉年华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旅游活动,围绕“看黄河文化、观长城古堡、听红色故事、寻塞上乡情、品葡萄美酒、吃吴忠美食”6个板块推出13条精品旅游线路和5条24小时微度假旅游线路,黄河金岸踏春赏花之旅入选文旅部“乡村四时”好风光精品线路,吸引着久居城市者“逆行”至农家田园,赏自然美景,品农家美味。
清凉避暑、休闲采摘、团建研学、户外露营、康养度假…农旅融合“融”出乡村振兴好风景。我市已有全国五星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企业2家,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10个,四星级企业17家,星级乡村旅游示范点51家。截至5月,全市共培育休闲农业经营主体106家,经营收入1.2亿元,接待人次180万人次,带动农户4200户。随着我市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转型升级、美丽乡村的持续打造,越来越多的市民、游客走出家门,到山水田园间找寻“诗和远方”。(记者 丁宝萍 金方华 铁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