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地市 -> 吴忠频道 -> 今日视点
用好黄河水 浇出丰收田!吴忠让庄稼吃上“精细粮”
2023-09-01 17:47:04   
2023-09-01 17:47:04    来源:吴忠网

  眼下,正是玉米灌浆的时期,同心县河西镇上河湾村的玉米地里,绿浪涌动,苗壮叶展,长势喜人。

  田埂边,村民顾文福指着玉米地里的滴灌管说:“有灌溉需求时,只要设定好水量和时长,水就顺着水管涌进田间地头,既省心又省力。”

  今年,上河湾村把全村划分为8个片区,分别建设了过滤泵房,在泵房里就可以将玉米生长所需要的肥料直接加入滴灌管中。每个泵房还配备一名工作人员,负责滴灌的日常监管和水肥精准控制,实现玉米蹲苗、控旺防倒等关键环节的科学管理。

  当玉米地需要灌溉时,随着水肥一体机水闸落下,大田里一串串小水珠从滴灌带里滴出,精准地落在玉米根部。上河湾村12800亩地全部采用滴灌进行浇水和施肥。“根据目前玉米的长势,今年每亩地玉米预计能增产300斤。”该村党支部书记田金福说。

  节水账连着增收账

  上河湾村通过实施水肥一体化、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使玉米在整个生长周期的用水量从每亩200立方米以上减至每亩30立方米,节水率达到了70%以上。种植成本账单上的数字逐渐变小,农民的“钱袋子”逐渐变鼓。

  节水灌溉让旱塬发生新变化

  面对水资源紧缺的县情、农情、水情,同心县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确立了“全域节水、稳步推进、分步实施、均衡发展”的思路,全县已建成节灌面积49.7万亩。2023年又确立“3347”建设目标,即利用3年时间在扬黄灌区建成高效节水30万亩,灌区高效节水达到45万亩,节灌率达到90%,全县累计建成高效节水73万亩。

  从大水漫灌到涓涓细流,从涓涓细流到精量控制,从精量控制到细水长流……农业节水不仅节约了水资源还富了一方百姓。

  8月30日,在青铜峡市邵岗镇东方红村,村民王宗富骑着电动三轮车驶向自家的玉米地。

  种了半辈子地,王宗富感触颇深:“在作物生长关键期,有水没水、早浇晚浇不一样。上游的生怕用水少,下游的担心用不上,大伙儿心思都在引水上。”

  自实施精细化灌溉管理后,王宗富彻底告别了起早贪黑找水的历史。他说:“如今,我们村子里的地都不再大水漫灌,都是精细化管理。需要灌溉,要给配水员说,得到同意后,他一按按钮,水就流到地里了,方便得很,还省时省力。黄河水养育了我们,我们要将黄河水保护好,不能浪费,让它继续造福我们的子孙后代。”

  青铜峡市农业抓节水增效,坚持推广滴灌技术和调整种植结构齐发力,投资1.17亿元实施现代化生态灌区量测水设施改造和水资源集约利用智能监控项目,建成县级、镇级信息化智慧监管中心11处,安装各类计量设施1392处,率先实现地表水、地下水取水监测全覆盖,有效解决了测不到、测不准、测不全的问题,真正形成管控“一张图”、取用“一道闸”。

  节水没有尽头。为了精打细算用好每一滴黄河水,利通区、红寺堡区、盐池县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大力推广高效农业节水技术,通过示范推广滴灌、精准化灌溉等先进节水灌溉技术,让庄稼吃上了“精细粮”,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实现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当下,走进吴忠现代化生态灌区,处处呈现生机勃勃的气象。一系列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综合应用,一个个水利专业合作社高效管理服务,一条条沟渠林路整齐划一,一处处沃野平畴丰收在望,打开了现代农业发展新局面。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近年来,我市扎实推进现代化生态灌区建设,优化种植结构,严控用水规模,打造高标准农田240.2万亩,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0.5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三年,我市累计节水9600万立方米,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日益坚实的水支撑,广大农民丰收也更有底气。(记者 丁宝萍)

【编辑】:张剑平
【责任编辑】:马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