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霜降节气的时候,吴忠市红寺堡区的长美萝卜也迎来了丰收季。
10月23日,来到宁夏富阳农业集团红寺堡农林科技有限公司的长美萝卜种植基地,一条条尺余长的白萝卜依次有序地挂在绳子上,放眼望去,仿佛一张巨大的编织网遮盖在大地上方。农户蓝正芳手起刀落,麻利地将萝卜切割成条后挂在绳上晾晒。“我第一次来这里干活,收完这些萝卜,大概能挣一万块钱。”蓝正芳说。
正在旁边检查萝卜晾晒情况的富阳集团党支部书记符正勇接过话茬:“这话是真的。我们今年的用工量是每亩地300多人次,总共要发放劳务工资70万元呢。”
富阳集团是集生态农业、生态经果林种植和农产品初加工及销售为一体的农业企业,同时也是自治区和吴忠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自2015年以来,富阳集团流转红寺堡区弘德村、光彩村、绿科新村等土地9126亩,分别种植玉米、小麦、黄花菜和经果林,着力发展以林下经济和民宿为主的休闲农业,每年支付土地流转费460万元,解决周边群众务工2.2万人次,在有效带动村集体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同时,也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打下了坚实产业基础。
当天下午,在新庄集乡杨柳村的一个温棚里,农户马宗文种植的红岩巧克力草莓长势喜人。“我今年承包了8个温棚,每个温棚种植4000株苗,大概能产4000斤草莓。这是我第二年种植红岩巧克力草莓,去年的收益还不错,今年就扩大了种植规模。”在马宗文看来,水果销售还是要靠品质拓市场。“我们坚持精心种植、科学管护、绿色环保,就是要提高草莓的品质。今年的草莓预计在12月中旬上市,大概一斤能够卖到40元左右。”
“叫个杨柳村,却是个十里开外没棵树的荒沙滩”,当地村民回想起刚到杨柳村时的情景仍记忆犹新。
移民搬迁20年来,这里的移民群众与风沙比倔强,栽葡萄、建大棚、搞产业,如今的杨柳村已成为人人羡慕的美丽乡村。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杨柳村村民的烦恼也随之而来:当年增收致富的温棚产业,因为设施老化、种植结构单一,渐渐地失去了竞争优势。
但战天斗地的杨柳村人从未气馁,今年,该村抓住红寺堡区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强村富民项目的有利时机,积极探索壮大特色种植产业的新路径,结合本村特点和产业基础,争取1.19亿元的资金,全面新建日光温室,使其真正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聚宝盆”。
在杨柳村新型日光温室项目施工现场,一座座温棚的地基和边墙已经建成,工人们正在如火如荼地忙碌着搭钢架、砌砖墙。“我们在建的标准化日光温室共159座,总占地面积1196亩,单体最大面积达到1600余平方米。按照‘百日攻坚战’计划,预计在11月中旬建成投用。”杨柳村党支部书记马志瑞说,为确保项目建成后投产达效,目前杨柳村已向社会发布合作运营招商公告,鼓励有资质、有实力、有技术、有市场的企业入驻园区合作经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务工增收。
近年来,红寺堡区大力推进“六特”产业发展,注重构建产业规模化发展格局,实行“跨村联创”模式,向规模要效益,真正让产业成为强村富民的“硬支撑”。(记者 马宏萍 王亚兵 马昊坤 见习记者 马雅琴 锁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