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余斌和朋友在海南入股了一家药材公司,正式与灵芝结了缘。2014年,在外漂泊6年的余斌看准家乡的环境适合种植灵芝,于是回家乡创业。从2015年至今,他的灵芝种植规模从最初的一个大棚,扩展到现在的70亩,产品供不应求。
回家乡创业的余斌发现,随着家乡经济建设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许多以前生活中常见的用品,包括农具、老家具、“三转一响”等都被淘汰成了废弃物。“我从小生活在农村,对风车、风箱、犁、箩筛等东西很有感情,觉得如果把它们全都扔了,就像是抛弃了一种生活方式,情感上难以割舍。”余斌建了一座老物件收藏馆,让村民们将废弃的农耕用具、高低柜、炕镜、大红漆的柜子等“老古董”全都放进来,大到衣柜、自行车,小到粮票、自行车证,收藏馆里收集了一万多件宝贝。
走进这里,能感受到历史的穿越:木质框子的日立牌彩色电视机,当年它进入人们的生活时,可是身价不菲呢;凤凰自行车和它后座上的白色冰棍木箱,和谐地定格了当年生活的“小确幸”;竹子做成的手推车,一定会勾起当年小孩子们争抢着“坐车车”的回忆;有点掉漆的脚踏风琴、红色外衣的手风琴,或许会让人想起那位教唱“让我们荡漾起双桨”的音乐老师吧……记者看到,在所有的老物件里,缝纫机是最大的一个组别,各式各样共60多台,甚至还有一台距今百年历史,“比起蜂花牌、上海牌、蝴蝶牌缝纫机,它可是‘爷爷辈’了!”余斌说。(记者 黄英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