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地市 -> 吴忠频道 -> 文化旅游
先行区建设·大美罗山⑬ | 罗山脚下:移民搬迁出了青山和金山
2022-01-19 10:12:59   
2022-01-19 10:12:59    来源:宁夏日报客户端

  十几年里搬了两次家,贺满孝和老伴又回到了罗山脚下,成为仅有的几户住家之一。

  就在这个世纪末,吴忠市红寺堡区罗山脚下的烟火气还很旺。在这片方圆60平方公里的地域内,遗留下来的废弃院落近7000处,房屋8200多间,窑洞近万处。满打满算,这里的生态移民搬迁也只有20年左右。

  贺满孝60出头,生在吴忠市红寺堡区徐冰水,那是紧挨罗山的一个庄子。老家十年九旱,村民靠天吃饭,广种薄收。他们吃的是杂粮,住的是土窑,温饱都成问题。那时候,徐冰水人靠山吃山,上山打柴放羊,窖水苦难下咽,又从山上引下泉水喝。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罗山开始“不堪重负”,山上变“秃”了不说,山下的徐冰水也变“脏”了——村里常常碰见沙尘天。那些年,人和山都很“受伤”。

  2003年,贺满孝和家里人搬到红寺堡区新庄集乡东川村。那几年,罗山西麓启动大规模生态移民搬迁。紧接着,罗山自然保护区成立,把一些迁空了的老庄子都包了进来,里面就有徐冰水。

  搬到东川村后,贺满孝一家人住进了砖瓦房,喝上了自来水,种上了水浇地,日子越过越红火。孩子们长大后也很有出息:大儿子在红寺堡区人民医院当医生,小儿子也在当地开起了洗车行。在新家园,移民们过上了梦寐以求的小康生活。

  孩子们成家立业后,贺满孝和老伴没了牵挂,寻摸着再干点啥。2017年,他们到罗山飞行营地当保安,常年住在这里“看场子”,一个月能挣3600块钱。

  罗山飞行营地建在罗山脚下,这里先天具备空域广阔、地势平缓、低空气流平稳等优势条件,移民搬迁后又无人员和建筑物障碍,得以常年承办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

  就这样,贺满孝又回到了罗山脚下。除了“看场子”,两口子还开起一家小店,卖着火腿肠、方便面这些小零食,旺季一天就能卖千把块钱。这些年,罗山飞行营地吸引了全国900人(次)航空航模专家和教练、5000多名(次)青少年运动员参赛,以及10余万航空运动爱好者和海外游客观光。

  移民搬迁和自然保护区的建立,让罗山脚下的生态环境越变越好,随之兴起了徒步、观星、露营等户外活动。

  就说红寺堡罗山脚下的星空吧,这些年来变得越来越璀璨。根据测定,这片空域的波特尔暗空分类为2级,跻身国内最好的观星地之一,吸引来越来越多的观星客。去年,罗山飞行营地顺势建起一座观星楼,有5层高,方便来人观星。眼下,“罗山观星”成为红寺堡的一张旅游新名片。

  除了培育航空、观星这些新兴产业,红寺堡区又在罗山飞行营地对面建起移民旧址。这座移民旧址是在一个叫“朱庄子”的移民迁出村里打造的,收拾出一些土房、箍窑,在里面挂上主人一家的老照片,添上面柜、炕桌等老物件,居家摆设和过去一个样儿。

  红寺堡区文化旅游体育广电局副局长李妍薷说,红寺堡区移民旧址还要推出农家乐项目,来吸引更多游客到这儿体验传统农家生活。

  闲了,贺满孝也常到对面的移民旧址去转转,那里和老家徐冰水一个样,把他又带回了那段土里刨食儿的岁月。再回头看看以天空为主阵地的罗山飞行营地,贺满孝说,这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宁夏日报记者 杜晓星/文 实习生 彭斌/图)

【编辑】:闫文丽
【责任编辑】:闫文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