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们已建成占地505亩的塞外香绿色食品产业园,采用全自动生产线,设计年加工15万吨有机大米、18万吨面粉、1500万盒方便米饭、2万吨营养米汁、2万吨挂面。”12月6日,宁夏塞外香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学文说,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提质增效,公司所生产的“塞外香”牌系列产品销售已覆盖宁夏、甘肃、青海、新疆、陕西、宁波、大连、厦门等地,打造了20个“塞外香”高端大米营销中心。自2002年6月成立至今,该公司经过18年的摸索创新、砥砺前进,不断提升“宁夏大米”品牌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可以说现在宁夏的优质大米已经‘香’飘国内。”
宁夏塞外香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生产优质大米、面粉、挂面、方便自热米饭、营养米汁五大类产品的民营企业,“塞外香”缘何能走出宁夏,闯入全国市场呢?
胡学文介绍,该公司利用宁夏独特的资源优势,通过打造“企业+科研+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道路,实施“订单农业、粮食银行、院企合作、科企联动”生产经营模式,不断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在优质原粮供应和高值化产品开发上狠下功夫,探索出了一条产学研用结合、全产业链发展、特色多元化产品开发的创新之路。
探索“企业+科研院所”模式,与宁夏农科院农作物研究所合作,成功培育、推广“宁粳43号”“农科843”“宁粳54号”“富硒117”等70多个优质大米产品。通过实施“好粮油”行动计划,不断推动我区优质水稻品种培育、推广一体化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实现了水稻产业品质提升、品牌建设和中高端大米的推广与销售。目前,已累计在青铜峡、利通区、永宁县发展优质粮食订单面积20多万亩,带动3万农户累计增收2亿元以上,有机大米“兴宁一号”市场售价达100元/公斤。中高端产品的品牌效应,让企业年销售利润增加300万元以上。
打造“企业+高效”发展路径,与宁夏农林科学院、江南大学签定战略合作协议,依托科技创新团队,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将科技成果集成创新,转化应用,成功上市了营养米汁、自热米饭系列产品和富硒、高含量杂粮挂面;构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多方融合发展的技术创新模式,制定产业技术标准及规范,覆盖了粮食产品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目前,共申请专利50余项,科技创新所拥有的多项专利、技术基本已完成转化应用,专利产品占总销售收入的80%以上,产品出厂合格率提高了0.3%,为公司新增收入或降低成本达3%。
“这些年,企业通过科技创新、转型发展、自建电商销售网络,实现了企业增效、农民增收、产品销售线上线下多渠道推广。”胡学文说,该公司将持续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科技创新和研发力度,将互联网、云平台引入产品的生产和管理中,促进科技成果集成、转化,突出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将塞外香绿色食品产业园打造成中国高端大米生产基地和主食方便食品的加工基地。(记者 马照刚 文/图)
)
现代化自动机械臂正将生产线上一袋袋大米抓取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