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地上的白杨树,傲然耸立,是向阳而生的象征。
在吴忠市,有这么一棵历经4年成长起来的“小白杨”,它向罪错未成年人和遭受侵害的孩子们伸出饱含爱心的手,呵护着他们走出成长路上的阴霾,拥抱风雨后的阳光。它就是利通区人民检察院的“小白杨工作室”,今年升级为宁夏检察机关的未检品牌,其经验和做法被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在全区推广。
吴忠市某学校高中学生李某、余某因琐事在校内发生冲突。当日放学后,李某纠集其同学十余人,余某纠集其表哥、同学十余人,当晚7时许持工具械斗,李某、张某被砍伤。经司法鉴定中心鉴定,李某属轻伤,张某属轻微伤。
“我还能上学吗?我是不是要被判刑了?”面对参与械斗学生的这些焦虑,“小白杨”团队积极进行心理疏导,引导他们正视自己的行为,以踏实的行为去改正。检察官耐心给孩子和家长讲解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的特殊司法保护制度,并告诉孩子们,在高考前检察机关不会再传唤讯问,鼓励他们全力备战高考。办案检察官邀请法官、公安民警召开座谈会,并向法院、公安机关送达了《犯罪记录封存通知书》,保障犯罪未成年人合法的受教育权。
最终,这22名学生中,检察机关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16人全部考上大学,1人找到了稳定的工作;作出相对不起诉的1人也考上大学;提起公诉(均向法院提出缓刑量刑建议)的3人也考上了大学,1人找到了正式工作。
“小白杨工作室”成立以来,联合社会力量帮教涉罪未成年人246人,32名涉罪未成年人经帮教后考上大学,工作室先后荣获“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等荣誉。
“小白杨工作室”凝聚着无数人对未成年人的爱与希望。
2016年11月,利通区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科挂牌成立,负责集中办理吴忠市五个县(市、区)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等。2018年,利通区人民检察院“小白杨工作室”正式成立。
柔和的颜色、温馨的空间……这里是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办案中心,有调查取证、情绪疏导、心理测评等多个功能。温馨办案的氛围,让未成年被害人放下心理包袱,避免不同刑事诉讼阶段反复询问对被害人造成二次伤害,彰显着人文情怀。2020年至今,共为涉案100余人未成年人进行了心理疏导,提供司法救助金20余万元。
“小白杨工作室”将教育、感化、挽救贯穿于办理涉罪未成年人案件全过程,而对性侵、伤害等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犯罪坚持零容忍,快捕快诉,从严惩处。
在办理犯罪嫌疑人马某某性侵两名未成年被害人案件中,公安机关一开始以猥亵儿童罪向利通区人民检察院移送审查起诉。起诉环节,面对犯罪嫌疑人对强奸行为的抵赖,检察院以被害人陈述为核心构建证据体系,严格审查在案证据,在猥亵儿童罪的基础上又追诉了强奸罪,以两个罪名向法院提起公诉。利通区人民法院最终以被告人马某某犯强奸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六个月;犯猥亵儿童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六年。
对于未成年人保护,不仅要针对个体,也要面向群体;不仅要保护外部安全,也要保护心灵健康;不仅是针对现在,也要考虑未来。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
侵害未成年人案件隐蔽性强、线索发现难、报告难、干预难、联动难、取证难、追责难。为了打击犯罪,利通区人民检察院牵头与九部门共同会签《利通区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网格化管理的实施办法(试行)》等,探索建立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各方协调尽责、成果社会共享的长效机制。
同时,检察院班子成员及检察干警担任辖区25所中小学校法制副校长、法治辅导员,“法治进校园”巡讲已覆盖辖区58所学校,受教育师生2万余人次。与“七一勋章”获得者王兰花及“兰花芬芳”志愿服务团队合作,选聘10名志愿者担任“未成年人公益诉讼观察员”,探索和推进未成年人公益诉讼工作。“小白杨工作室”还建成自治区检察机关首个集教育督导、听证、宣告、讯问、询问、心理咨询等功能为一体的专业化未检办案区,打造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
吴忠市筑牢法治堤坝,社会组织及时补位,正构建成未成年人保护的大格局。(宁夏日报记者 张国长/文 图片由利通区人民检察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