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兴庆区通贵乡河滩村,褐瓦白墙的民居整齐而建,一条条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鲜花树木长在道旁,与周围的高速公路、黄河湿地交相辉映,如诗如画。村边的“美丽乡村·黄河人家”农旅融合项目已初露容颜,驻村第一书记闫兵和项目负责人高鹏程每天接待着一批又一批有入驻意愿的商家,虽然忙碌,但看着图纸上的画面渐渐变成现实,他们觉得这是快乐的理由。
闲置资源“重获新生”
河滩村东邻滨河大道、南靠高速公路,进市区只需十多分钟,周边还有薰衣草庄园、沙温泉、兵沟等旅游景区,原本拥有良好的资源优势,却没有好好利用,使得一大片闲置的宅基地成了垃圾倾倒的地方,每年清理垃圾需要花费五六万元,成为村里的负担。为避免土地荒废,村“两委”多次协商,认为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大背景下,打造独具特色的精品民宿,让它既能满足游客旅途住宿的刚性需求,又能满足游客对休闲文化及当地风俗的体验,是个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好路子,这个想法与企业负责人高鹏程一拍即合,随后,确定采用“村集体+企业”的方式发展,占地面积206亩的“美丽乡村·黄河人家”项目便动工了。
高鹏程跟随父亲搞葡萄酒产业多年,身为农民的儿子,这些年看着众多贫瘠的村庄在产业发展的带动下奔向小康,他助力乡村振兴的愿望愈发浓烈,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考虑到生活习惯、文化传承等因素,他建议最大限度保留农村的原始风貌,与旁边的民居相辅相成,室内装修以中式为主,部分细节做了合理的升级以适应现代生活的舒适便捷,打造“景在村中,村即是景”的原生态景象。
“我们的目的不是让路过的人走马观花看一下,而是为了植入业态,让游客体验乐趣,让村民参与经营提高收入。”高鹏程介绍,项目设置了文化产业、农业公园、黄河非遗、美食特产、户外营地、教育培训、亲子体验、农耕文化等区域,来这里可以吃一吃家常菜观赏农村风景,可以在晚上纵情享受清风明月的相伴,可以游玩周围的景区感受黄河壮美,更可以把会议室搬进乡野,做培训、开讲堂,计划打造人们向往自然、追随乡愁、绿色健康、诗意生活的旅游胜地。
幸福日子越来越近
“美丽乡村·黄河人家”农旅融合项目已初露容颜,这根“金扁担”一头挑起绿水青山,一头挑起村民的“钱袋子”,预计每年为村集体增加30万元~50万元收入,村里决定把这些钱补助给患病的困难人群和大学生,企业也会提供300多个岗位,优先招收村里人来打工,村民可以做清洁、当保安、干厨师,年增收3万多元。
“我们村一天比一天热闹了,现在正在建设,每天来参观的人多得很呢,听说9月份一期就交工了。”村民杨国强一直生活在河滩村,村里的变化历历在目。以前村子闭塞,基本没啥人来,这几个月周边群众都知道在建设特色项目,一到周末,大家都会来瞅瞅。而他自己也已经率先应聘了保安岗位,准备开业后就在这儿上班了,“离家近,挣得也不比在外面少,真是跟着享了福气。”他还打算学学外语,如果有外国游客也能简单地沟通。
家门口的项目吸引了越来越多在外打工的村民回乡就业,这几天,段阿姨就来咨询,想和儿子一起售卖手工艺品。在陕北工作的贾旭龙已经签好约,准备制作特色美食。
为赶工期,闫兵和高鹏程每天都在建设场地,一件件落实各项细节,“室内装修的进度比预计的快”“今天又有企业入驻”……好消息接二连三,眼看着离建成的日子越来越近,也让河滩村越发令人向往。
(记者肖梦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