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轻舞的油菜花海、蜿蜒曲折的乡村小道、硕果累累的果蔬温棚、古朴整洁的农家小院……6月的永宁县,处处可见独具魅力的乡村美景。近年来,永宁县各乡镇依托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产业资源,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培育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景点,让传统产业因乡村旅游开发出采摘、观光、体验等多项功能,叩开一扇扇致富之门。
整治环境美乡村“颜值”
青砖伴瓦漆、绿意铺满地……这不是南方小镇上的某户人家,而是永宁县望远镇上河村里的美丽庭院。沐浴着初夏清风,行走在上河村胜通路上,干净整洁的乡村小道两侧,树木郁郁葱葱,村民院内干净整洁。
近年来,上河村把打造“美丽庭院”作为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和精神文明水平的重要抓手,外筑文明“大家”,内塑美丽“小家”。村队干部带头干,党员争着干,群众跟着干,家家户户都把自家小院收拾得干净利落,做到垃圾有分类、杂草及时除、公共环境共同维护,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乡村振兴,既要产业兴旺,也要生态宜居。在永宁县李俊镇,今年人居环境整治“春季战役”活动已见成效。辖区从环境卫生整治、基础设施建设、村庄绿化美化、配备保洁设施、健全机制体制等方面着手,聚焦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民生问题,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镇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整体提升。“今年我们积极动员各村社区开展村庄美化亮化工作,在许桥中心村、王团中心村、宁化中心村、古光村、金塔村分别结合中心村实际,搭建了文化长廊、廊亭、门楼等便民设施。”永宁县李俊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李俊镇还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对魏团村、玉泉营农场社区、李俊社区开展道路硬化、亮化和围墙砌护工程,外部完善基础设施、内部建立卫生机制,确保为全镇百姓打造干净、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也为乡村振兴之路打好设施基础。
“农旅融合”助产业振兴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有了“面子”,更要打实“底子”。
夏日的永宁县杨和镇生机盎然,观光长廊新增的彩色风车随风旋转,金黄色的油菜花点缀着大地,游客置身“花海”拍照“打卡”,生态观光园将农旅融合、田园美景的“内涵”诠释得多姿多彩。
杨和镇王太村是永宁县城南端的一个小村庄,随着县城扩建发展,2013年底村民全部入住安置小区开始社区生活,王太村一度变成“空壳村”。为了盘活辖区资源,壮大村集体经济,摘掉“空壳村”的帽子,2020年王太村将原先的庄点复垦后“盘活”,打造了占地860亩的王太堡生态农业观光园,通过种植向日葵发展起乡村旅游。“没想到这个以向日葵为主题的生态园区竟然火了,当年就吸引游客5万多人次,为村集体带来18万元收入。”王太村党支部书记于建军说,为了打破北方旅游半年闲半年忙的困局,村上在当年冬天又利用收获的葵花籽和蔬菜,压榨成葵花油和腌酸菜上市销售,通过延伸产业链走上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子。
经过两年多的不断探索,目前王太堡生态农业观光园已经通过打造季节性旅游品牌,延伸旅游产业链,实现“卖风景”和“卖农产品”的有效结合,通过做旺人气释放乡村旅游红利,让百姓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以前我们要不守着土地,要不等到农闲外出打工,辛苦忙碌一年也赚不了多少钱。现在我们在家门口的旅游园区里工作,每月按时领工资,跟上班族差不多。”在王太堡鲜榨油坊上班的村民张海高兴地说道。园区相关负责人张静表示,下一步生态农业观光园还将结合花期推出主题活动,在现有12个娱乐项目基础上新增游玩打卡点,进一步打造有情有趣、有滋有味的生态旅游,通过农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带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全面发展。
特色采摘注振兴活力
二月有草莓,三四月有樱桃、葡萄,五六月有桃子,还有露地蔬菜瓜果上市无缝衔接……在永宁县胜利乡许旺村,游客一年四季都可以在这里品尝到各种新鲜果蔬。凭借资源优势,借助乡村振兴的“东风”,许旺村通过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农业,开辟了全村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形态、农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径。
许旺村地处109国道以西,背靠永宁工业园区,观平路从整个村庄横穿而过,有着非常优越的地理位置。依托果蔬等特色资源,许旺村充分利用田园风光,延伸农业产业功能,在乡村振兴发展中探索出了一条以“产业+合作社+农户”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将其作为激活许旺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和“新引擎”,扎实推进休闲农业发展,打造出集农业休闲观光、采摘、田园生活、亲子活动、农产品采购于一体的城区“后花园”。
另一边,杨和镇观桥采摘园种植上新、宣传换新,以更加崭新的姿态向游客张开“怀抱”。惠丰村“QQ采摘园”,园内种植面积逐步扩大,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特色蔬菜应有尽有,绿色无公害果蔬种植“一枝独秀”,全力打造县域群众“家门口的菜园子”“放心的菜园子”……这些都是永宁县农旅融合发展的缩影。
近年来,随着永宁县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深入推进,永宁县特色农业+休闲度假+文化旅游产业逐步融合发展。玉泉营葡萄、大观桥桃子、望洪冬枣等优质农产品已成为永宁县的亮丽名片,多彩乡村观光游、葡萄美酒鉴赏游、古迹民俗研学游不断发展壮大,旅游收入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好风景”变成了“好钱景”,为老百姓带来了更多致富渠道。下一步,永宁县还将以“特色农业”“休闲度假”为支撑、以文化旅游为依托,以点带面,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带动特色农业、休闲度假、观光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实现新的进步。
(记者孙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