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灵州韵律悠长。
引入博士为奶产业破解难题。
城市夜生活丰富。
现代化城市街容。
地区发展离不开产业的支撑,产业发展更加离不开人才的快速聚集。近年来,灵武市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第十五次党代会关于新时代“人才兴市”战略的安排部署,坚持把抓人才作为促创新、促发展的关键,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为加快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提供人才支撑。
揽才留才出招“高” 加强统筹规划贯通政策渠道
近年来,灵武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建立完善“引才-留才-用才”长效机制,坚持“不拘一格用才”原则,团结凝聚专家工作水平和人才发展环境发生显著变化。在敬才重才方面,灵武市将人才工作纳入全市目标绩效考核,赋予高分动真格,压实责任看成效。创新编制管理机制,将急需紧缺人才纳入编制预算管理,让编制随着人才走,为人才引入保驾护航。
在2020年人才工作会议上,灵武市对全市45名“灵州才俊”进行了表彰,为23个“两个带头人”示范基地、实用人才培育基地、人才聚集小高地授牌,并为新聘请的45位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颁发了聘书,鼓励专家为灵武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宁夏新奥羊绒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王华就在其中,被评为灵武才俊心里感到很高兴,他认为灵武市是一片创业的热土,非常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努力在为人才干事创业创造条件。新奥羊绒集团通过校企合作,实现了对人才队伍的培养,建立了完善的开发队伍和工人技术队伍,作为灵武羊绒产业的领头羊,在行业中起到了带动产业链的作用。去年王华还当选为灵武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现在不但有创业的成就,还有政治上的荣誉,他也成为灵武市对外招商引资的代言人,为招商引资不断贡献力量。
此外,灵武市通过广泛实施“就地聚才”行动,持续关注、发现本地技能型人才,依托赛场“竞”出一批优秀人才,策划举办灵武市首届高端奶产业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全方位检验奶产业技术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有效推动企业之间互相交流学习,让达标优质牧场的操作流程能够共享共用。此外,灵武市每年设立500万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用于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为人才创业、干事创造了一片沃土。
引才纳才力度“大” 对接产业需求扩大人才增量
灵武市通过探索校地企合作模式,组织考察团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围绕打造集优质奶源生产、液态奶加工、物流运输、包装销售为一体的集群化产业链交流座谈,着力解决畜牧业发展中遇到的良种繁育、疾病防控等方面技术不足、人才短缺问题,并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联合办学”框架合作协议。探索在灵武市建设良种繁育中心、优质乳工程研究生培训基地,破解良种奶牛覆盖率低、牛源不足和疾病防控不力等难题,建立博士工作站、建设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助力灵武市奶产业人才培养及引进。
“借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技术、人才优势,为灵武市畜牧养殖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灵武市相关负责人说,同时还在灵武市职业技术学校开设畜牧养殖专业,建立博士工作站,建设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并配套建设相关实验室,规划生活区域,打造良好的办公、学习环境,为灵武市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此外,灵武市“跳出人才抓人才”,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高标准编制人才发展“十四五”规划。成立了专家咨询委员会,45名专家人才来灵传经送宝。建立县处级领导联系服务专家人才制度,24名处级领导直接联系服务“人民楷模”王有德、灵武籍中国工程院院士马玉山、张志愿等一批优秀科技领军人才,各有关部门和乡镇负责人包联产业人才,让各类人才充分感受到有人管、有人帮、有人问的温情服务。灵武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人才工作方针政策,推选93名基层一线专家人才为银川市“两代表一委员”,长枣研究专家万仲武、畜牧兽医师杨志红等高技能人才当选为自治区党代表。
养才用才举措“实” 将人才资源化为发展优势
通过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把人才工作紧紧嵌入奶产业、再生资源、现代纺织、高端种植等产业发展中,高层次、高水平的人才储备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灵武市农业农村局、卫生健康局、教育体育局等行业部门主动出击,以实实在在的举措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宁夏医科大学、银川二中教育集团等企业高校“攀亲结缘”。灵武市商务和投资促进局在招商引资中坚持招才引智同频共振,大胆“喊话”,放出“狠话”,吸引人才。各部门抓人才工作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主动性前所未有。
灵武市为人才持续“抢滩布阵”,全力打造待遇适当、保障有力的生活环境,让各类人才来得放心、留得安心、干得舒心。灵武市本着“不拼金钱拼环境、拼感情、拼服务”的原则,在激励扶持和联系服务人才方面下功夫。出台具有本地特色的人才政策,最高给予人才500万元担保贷款支持创新创业。项目化开展人才工作,在重点产业及重点领域累计申报实施人才项目80余个,投入资金近1000万元。壮大人才工作队伍,设立人才发展服务中心,组建专业队伍为人才提供“保姆式”“一站式”服务。人才服务与政策出台的“迭代升级”真正让人才来得了、待得住、用得好。集中优势重点支持建设一批特色科研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组建灵武沙产业研究院、中国西部奶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院,加速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目前建设科技创新平台27个,成功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家,国家科技中小企业103家,自治区科技中小企业57家。2021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2.9亿元,同比增长113%,跻身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第90位。
此外,灵武市通过建立“共有产权房+人才公寓+购房补贴”全方位住房保障体系,优先解决高层次人才、青年人才居住需求,首批统筹全市500余套住房用于人才共有产权房,全职引进优秀人才服务满5年即可享有住房100%产权。投资200万元打造精装人才公寓,为人才提供“温暖港湾”。给予人才最高达100万元购房补贴,打破地域限制,实现银川市内购房“自由选择”。安居乐业的环境,让各类人才把精力投入到干事创业中,在灵武安心发展。(记者 李鲲鹏/文 图片由灵武市委组织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