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浩聚精会神地为患者做检查。
4月28日早上,盐池县人民医院住院部二楼走廊间笼罩在薄雾般的晨光中,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内响着规律的仪器提示音。身着白大褂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郑浩正俯身仔细查看患者影像。“你们看这个支气管分叉处,炎症已经显著消退。”他指着屏幕上的影像轻声讲解,围在病床旁的年轻医师们频频点头,查房教学时刻悄然展开。
郑浩在临床一线深耕36载,将人生最美好的年华都镌刻在了医疗事业发展的年轮上。诊室里常备三副眼镜——老花镜、放大镜、裂隙灯专用镜,这些见证岁月的工具,陪伴他完成了数万次生死攸关的救治。
在堆满医学文献的办公桌上,放着2022年宁夏医院协会科技创新奖的奖状与最新一期《国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杂志》。翻开杂志,关于慢阻肺社区管理的研究论文里,凝结着郑浩多年来走访基层卫生站的足迹。“要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规范治疗”这项斩获科技创新一等奖的课题,正在惠及该县的慢性呼吸疾病患者。
“设备可以引进,但救治能力必须内生。”正是基于这样的信念,在郑浩的引领下,使得这个县级科室先后荣获自治区级重点专科和国家级PCCM认证两项沉甸甸的“金字招牌”。夕阳西下,诊室墙面上“大医精诚”的匾额在暮色中熠熠生辉,见证着这位呼吸守门人日复一日的坚守。 (记者 冯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