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盐池县花马池镇326名村组干部主动投身乡村振兴一线,争取佟记圈村、沟沿村日光温室种植等项目23个,交出了亮眼成绩单。
成绩的背后,是花马池镇围绕激发村组干部干事创业内生动力,积极推行差异化绩效考核,明确考什么、怎么考、如何用,推动“考人”“考事”深度融合,不断提高以考促干、以考识人的水平,全面调动村组干部在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中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激活乡村全面振兴新引擎。
该镇突出分级分类,在考核层次差异上出新招。因“村”设考核系数,按照行政村户籍人口数和非户籍常住人口规模、工作任务量等设置村干部季度考核难度系数,明确A、B、C三类村干部考核难度系数,并且根据季度重点工作任务,对其进行动态调整。并因“人”设考核项目,分正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副职(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村文书和村妇联主席三个类别开展季度考核,考核结果实行分类排名。“通过差异化考核,让我们的工作变得更透明,通过比较让我们的工作变得更有活力,整个工作氛围都不一样了……”北塘新村村监会成员张明成提及此项创新考核机制时连连点赞。
此外,该镇还突出细化量化,在考核内容设置上动真招。设定考核“总盘子”,主要围绕村组干部工作实绩、工作态度等5项基础指标进行考评,将村级任务分解为村集体经济发展、生态环保等6个方面13项内容,结合年初制定的职责分工,以重大任务落实情况为重点开展评价考核。并制作考核“晴雨表”,严格划定季度考核加分项目和减分项目。
在花马池镇党委副书记冯凯祥看来,这种差异化考核实行人岗整合、定岗定责,有效避免了人浮于事、推诿扯皮等现象,村组干部工作的效率和为群众服务的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
长城村村民小组长冯生和最近“倍有面儿”。在该镇实行的差异化绩效考核中,他的各项分数都不错,“以前总觉得干多干少一个样,大家都是拿工资。现在干得少拿得少不说,面子‘里子’也没了……”冯生和说,工资差异化,更能够调动村组干部的积极性,形成从政治上关心、生活上体察、创业上激励的长效机制。 花马池镇还积极在考核结果运用上出实招,突出多维挂钩,按照每人每季度2400元的标准提取村干部绩效补贴,根据季度考核不同等次,按比例核算其季度考核绩效补贴,让考核结果与职务、工作量等调整挂钩,有力解决“大村小村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问题,树牢奖优罚劣鲜明导向。 花马池镇推行的差异化绩效考核是盐池县打破村干部收入“大锅饭”,拉大差异化绩效考核的成功探索。该县将继续深化其他乡镇村干部差异化管理,让“我要干”“争着干”“比着干”成为常态,让肯干事、能干事的村干部真正像“领头雁”一样,带领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在乡村振兴中干出一番天地。(记者 冯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