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盐池县盐州路街道芙蓉社区统建北楼新安装的楼道灯格外明亮。“以前晚上回家得摸黑上楼,现在好了,楼道灯一亮,晚上出门就安全多了。”退休教师王爱芳说。作为楼栋的党员中心户,她刚协助社区解决了一直困扰居民的照明问题。
这盏灯的背后,是盐池县创新推出的“红管家”服务机制。和王爱芳一样,该县有841名党员中心户活跃在203个小区的楼宇单元,成为服务群众的“毛细血管”。
“居民有事就找‘红管家’,小问题当天就能解决。”盐州路街道利民社区党支部书记王淑霞说,今年以来,该社区通过“红管家”机制解决了楼道照明、下水道堵塞等民生问题60多件,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社区治理不仅要靠党员,更要发动群众。盐池县推出“骑手议事会”,邀请快递员、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参与社区协商,他们的建议也成了社区治理的“金点子”,先后推动设置快递临时存放架、优化停车位布局等230多项便民措施落地。“我们天天在小区跑,最清楚哪里需要改进。”快递员王存宝说。
7月8日,居民张小明在盐州路街道南关社区的积分超市,用志愿服务积分兑换生活用品。盐池县广泛引导公众参与治理,开展“民情大走访·情暖百姓心”等活动,组织召开“板凳会”、楼院议事会90多场次。在10个社区推广“微善积分超市”,对参与治安巡逻、环境整治等5大类40项志愿服务的居民给予积分奖励,有效激发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热情。
针对老年人“做饭难”问题,盐池县盘活社区闲置资源,采取“企业+社区”模式,建成7个社区食堂,为2100多名老人提供助餐服务。新增电动自行车充电桩456组、新能源充电桩67个,有效缓解了居民“充电难”问题。
近年来,盐池县推行党建引领、社会化服务、精细化治理模式,通过整合共建单位、社会组织等多元力量,打造设施完善、服务便捷的完整社区,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家门口的幸福”。同时,将基层党建与民生服务深度融合,构建街道党工委统筹协调、社区党委精准对接、网格党支部快速响应、楼栋党小组就地服务、党员中心户包联到人的五级治理服务体系。(记者 冯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