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通知,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中卫集群等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至此,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
“数”指数据,“算”是算力,即对数据的处理能力,“东数西算”是通过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
众所周知,随着生活、工作、娱乐线上场景的不断扩展,数据存储、计算和应用需求大幅提升,而数据中心就是满足这些需求的重要基础设施。传统上,通信网络主要围绕人建设,网络节点多在大城市。数据中心对网络的依赖性强,随之也集中在一线城市。近几年,数据中心规模快速扩张,对土地、能源、气候等条件提出了更高要求,城市特别是一线城市的资源,很难满足数据中心的发展需求。以前“围绕网络建数据中心”,未来将“围绕数据中心重构网络”格局。
而这次,中卫缘何又被“点名”?
这些年,中卫市不断寻求新的突破口,因势而谋、抢抓机遇,探索出一条云计算产业助推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并且收获颇丰:
——西部云基地暨国家(中卫)数据中心集群初具规模。建成了亚马逊、美利云、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天云网络、创客超算6个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中国电信、炫我科技、爱特云翔、中国广电4个数据中心及亚马逊二期、美利云二期、中国移动二期、中国联通二期等项目加快建设。
——国家(中卫)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成功获批并启动建设,中卫与杭州、深圳、上海成为全国4个“互联网直辖市”。
——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国家级枢纽节点成功获批并启动建设。2021年5月26日,宁夏(中卫)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以及贵州、内蒙古、甘肃7个地区同时获批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国家枢纽节点,实施“东数西算”工程,这标志着中卫电子信息产业纳入国家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布局,列入国家“新基建”主要支持区域。
……
如今,数字经济已成为中卫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随着5G铺开、物联网运算兴起,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价值才刚刚打开。“云天中卫”这张名片在数字经济时代闪烁更耀眼的光芒。
因此,宁夏本地将加强网络、电力、用能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推动枢纽节点制定切实有效的建设方案和配套措施,并加快国家(中卫)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试点建设。
国家(中卫)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作为国家级重要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成功后将持续优化中卫乃至西部地区网络架构和质量,优化区域数据中心互联能力,提升算力服务品质和利用效率;为宁夏大数据和云计算产业提供完善的网络基础设施条件,打通多种类型的网络互联通道,减少流量绕转带来的性能和成本压力;提升西部云基地核心竞争力、吸引世界云计算龙头企业、中国云计算骨干企业前来宁夏落地发展,在中卫数据中心集群规模效应显现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极大提升西部云基地核心竞争力,配合西部云基地各项配套优惠政策,可吸引优势互联网产业来我市落地发展,增强中卫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活力;打造行业数据集散中心、行业数字化转型高地,将数据交付中心接入大数据交易中心,实现全国全行业数据接入,提升产业链规模,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推动中卫乃至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未来,宁夏将积极构建完整的“云生态”,着力打造以东数西移、东数西储、东数西算,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开发和区域数字经济发展为主的西部云基地。同时,全力推动国家部委、企业等数据灾备中心落户,在政务、医疗健康、工业、金融等领域提供数据存储、算力平台,依托国家(中卫)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建设西部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电信运营商大数据开放平台、电商大数据开放平台,实现对西北、西南、中东部地区的数据交换和分发,全力打造互联网交换“直辖市”,让西部云基地成为聚集、聚能、聚智的创业福地、产业高地,并圆满承接“东数西算”战略的落地。
今后,中卫市将进一步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以“双节点”城市建设为牵引,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建设美团云、中国移动二期等13个项目,建成亚马逊二期、美利云二期等10个数据中心,服务器装机能力达到80万台,营业收入达到300亿元。稳步推进“云天中卫”建设,完善政务数据共享交换体系,推动智慧政务、数字化平安中卫、智慧医疗等建设。优化升级骨干网络,实施4乘100G长途链路,建成国家互联网交换中心,打造互联网时代信息“交通枢纽”。
事实证明,中卫发展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前景可期、大有可为。未来,中卫市将进一步夯实基础、优化环境,不断挖掘大数据“钻石矿”、拥抱数字经济“新蓝海”,奋力谱写中卫“云”新篇章。
牵手相伴二十余载,马文平夫妻俩夫唱妇随,相濡以沫,他们用勤劳、善良换来了家庭的幸福美满。近几年,他们家先后被评选为吴忠市、自治区级“最美家庭”,2020年还被评选为全国“最美家庭”称号。
(记者 张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