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今年以来,海原县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统揽,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强化政策推动、创新驱动和全链拉动,千方百计让农民在特色产业发展中持续增收。
这几天,贾塘乡后塘村西瓜种植基地的温室大棚里绿意盎然,后塘村党支部书记田术兵看着长势喜人的西瓜,笑得合不拢嘴。
“去年普天瑞农公司在我村种植了五千亩辣椒,辣椒的收成和效益都非常好,老百姓在辣椒种植基地临时打工的收入也不错。今年调整了产业结构,改成种大棚西瓜了。我们也跟着一起搭棚种植西瓜,普天瑞农公司还给我们提供技术服务,施肥等一些环节都是公司负责的,希望今年通过种植大棚西瓜,让乡亲们增加收入。”田术兵说。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贾塘乡依托地理优势,引进宁夏普天瑞农农业有限公司,打造后塘村万亩拱棚西瓜、贾塘村五千亩辣椒种植基地,按照企业委托,积极动员全乡剩余劳动力到基地务工,预计全年支付劳务费用3000万元左右,群众年增收1.2万元。同时,实行产业联企带农机制,依托宁夏普天瑞农农业有限公司“党组织+企业+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为农户提供免费技术指导服务,大大提高了农民种植水平。
贾塘乡贾塘村村民丁春兰告诉记者:“我家生活比较困难,乡政府把我介绍到企业务工,一天工资一百二十元,早上把孩子送到学校后我就来这里上班,还能挣点生活费,挺不错的。”
“我们在联农带农这一块,利用村集体经济,继续动员更多农户参与到西瓜种植、辣椒种植当中来,继续扩大种植面积,一方面学习种植技术,另一方面增加老百姓的收入。”贾塘乡乡长王建勋说。
贾塘乡只是海原县致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海原县各乡镇依据各自区域和气候特点,坚持以水定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稳步推进特色产业发展,逐步形成了以关桥乡、高崖乡、海城镇等乡镇为主的西甜瓜、红葱、芹菜、辣椒等瓜菜产业;以树台乡、关庄乡、红羊乡等乡镇为主的马铃薯产业;以海城镇、贾塘乡等乡镇为主的小杂粮种植及依托“华融基础母牛银行”遍布全县的肉牛产业发展模式。今年,全县瓜菜种植面积12.87万亩、马铃薯种植面积37万亩、小杂粮稳定种植在35万亩,全县肉牛饲养量达32万头,各项产业遍地开花,产业效益凸显,为全面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产业基础。(通讯员 李国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