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党政 -> 精神文明
网格员化身“社区主理人”
2025-11-13 08:39:48   
2025-11-13 08:39:48    来源:宁夏日报

  “多亏及时看到李兰的提醒微信,才保住了养老钱!”11月12日,家住银川市金凤区唐槐园小区的姜晓丽说。几天前,她接到一个可疑电话,就想起李兰在微信群“普法小课堂”提到的案例——套路一模一样。她立刻挂断电话并向李兰求证,避免了数万元的损失。

  银川市金凤区北京中路街道锦绣苑社区,活跃着一群特殊的“主理人”——她们不经营潮牌,却经营着邻里的和谐与平安;不发布新品,却不断上新社区的温暖与服务。她们,就是被居民亲切地称为“社区全能主理人”的网格员。

  作为“普法主理人”,李兰将复杂法律条文编成顺口溜、把真实诈骗案例做成“警情通报”发到微信群里。她还利用小区“法治长廊”开设“法律微沙龙”,邀请律师解读民法典中婚姻继承、物权等方面的热点问题,为居民答疑解惑。

  网格员陆洋是“民生主理人”,她的民情日志记录着有特殊需求居民的情况,为不同群体“量身定做”服务项目。独居老人刘秀芳每周都由她帮忙采购;残疾人王正国卫生间扶手松动,她第二天就安排维修。当了解到几位全职妈妈想学烘焙,她主动联系辖区烘焙店,在社区开办公益烘焙班。

  每天清晨,“信息主理人”余婵娟都会进行巡查。从“飞线充电”到建筑垃圾,从消防隐患到外来人员登记,她每日巡查发现问题,第一时间督促解决。

  从单向管理到双向互动,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服务,网格员化身“主理人”,正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生动注脚。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不再是模糊的管理符号,而是有温度、有担当、有能力的“社区主理人”。用脚步丈量民情,以行动解决民忧,用心用情“主理”着千家万户的平安与幸福。(记者 张涛 实习生 黎霁玥)

【编辑】:王雪玲
【责任编辑】:邹炜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