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微信群,能联络多少人?
“3万多人。”作为群主,同心县就业创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副主任金宪忠打开一个微信群,给出答案。
一个普通微信群,人数上限是500人。金宪忠组建的这个微信群虽只有148人,但却能联络3万人。为啥有这么大影响力?
原来,这是同心县劳务经纪人微信群,除了金宪忠等5名干部,绝大多数都是劳务经纪人。他们带领全县3万多名老乡,奔波在宁夏及内蒙古、广东、海南等地,摘枸杞、搞绿化、干建筑……这些劳务经纪人都有各自的务工群,他们及时向老乡分享同心县劳务经纪人群中的相关信息,层层递进,打通同心县委、县政府和每一个同心务工人的联系。
微信群中,带动老乡最多的要数杨正虎,有500多人,他们奋战在内蒙古鄂托克旗的沙漠中,携手方格治沙;走得最远的要数穆进仁,他和老乡在2000多公里之外的海南,从事水果物流。
每天微信群中都有更新,夹杂着文字、图片、语音、视频,多由同心县劳务经纪人发布,展示务工环境、劳动场景、工资发放等实况信息。6月23日上午10时许,马卫礼连续发布图片、视频,共计10条,展示他带领老乡在青铜峡市拔芹菜的场景。“拔1公斤,挣1块钱劳务费,一天能挣二三百块钱。”这位劳务经纪人不失时机在线招工。
金宪忠说,同心是宁夏劳务输出大县,今年以来就有9万多人外出务工,创收10.2亿元。其中,近半劳务大军由劳务经纪人率领。“去年,我组织了这个劳务经纪人群,在线抓住这些‘关键少数’,也就和全县三分之一务工人员建立起联系。他们在外的衣食冷暖都被家乡看在眼里。”
去年,同心县兑付630万元资金,奖励94名劳务经纪人、40个村级劳务合作社,一个重要依据就是他们在劳务经纪人群中发布的实时信息。其中,虎占文拿到最高奖20万元。去年,他带领500多名老乡,辗转宁夏、青海、内蒙古等多个省区,种辣椒、摘枸杞、捡土豆,人均收入3万元左右。这些鲜活的劳动、发钱场景,都被虎占文忙里偷闲拍摄下来,发布在同心县劳务经纪人微信群中。
“按照去年的政策:劳务经纪人带领500名以上老乡,稳定务工、创收,就能得到20万元奖励。”同心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李全说,这个微信群实时宣传最新劳务奖补政策,“今年,政府还要拿出500万元以上的劳务经纪人奖补资金,安排‘点对点’免费专车服务专项资金100万元……这些信息都会第一时间发布在微信群中。”
采访时,李全不时滑动着这个微信群,信手拈来一条视频,向记者讲述背后的务工故事。他说:“2025年,同心县务工人员有望突破10万人,劳务创收22亿元。”(记者 杜晓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