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平罗县渠口乡,田垄间的菟丝子藤蔓缠绕着大豆茎,金黄色籽粒饱满紧实。种植户马月虎正带着工人采摘晾晒:“1000亩菟丝子,去年亩均净收入3800元,比种玉米翻了3倍!”目前,石嘴山市菟丝子种植面积累计达6万亩,通过“公司+药企+农户”的新模式,亩均增收超3000元,对外销售额占全区的60%以上,成为富民强市的“黄金产业”。
平罗县种植菟丝子已有40余年历史。“爷爷辈就靠零散种植菟丝子谋生,现在我们建成了全链条产业体系。”宁夏仁源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建军介绍,公司采用“订单种植+全程护航”模式,为1000多名合作农户免费提供大豆种子,每亩投放10公斤,再搭配半公斤菟丝子种子。
平罗菟丝子的金丝桃苷含量达0.55,远超药典规定的0.1的标准,这让其成为同仁堂、江中集团、吉林敖东等40多家知名药企的“抢手货”。“原产地采购能保证药材疗效,这是我们长期合作的关键。”马建军说,内蒙古同仁堂分公司每年从这里采购200多吨菟丝子,采购额超600万元。公司年销售量达1500吨,销售额达4500万元。
如今,菟丝子产业的发展让更多农户变身致富带头人。曾经种玉米的李建军4年前改种菟丝子,从最初的5亩地扩种到400亩地。“公司包回收,不用愁销路,去年光菟丝子就赚了150多万元,还能每亩地收100公斤大豆,额外增收360元。”如今,李建军的儿子也从外地返乡,承包土地扩大菟丝子种植面积。经过多年发展,仁源药业累计带动平罗县及周边地区农户种植数万亩菟丝子,与该县200多户农户签订订单,平均每户每亩地增收3500元至4000元。
今年,石嘴山市菟丝子产业以科技为翼、以订单为桥,实现了从零散种植到万亩连片、从原料出售到品牌化运营的目标,让“黄金菟丝”成为乡村振兴的增收密码。“下一步,我们将打造‘石嘴山菟丝子’区域公用品牌,设计专属包装与溯源体系,推动产品从‘原料出售’向‘品牌化运营’升级,探索‘中药材+文旅’模式,开发菟丝子种植观光、农事体验项目,让产业价值最大化。”该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记者 姬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