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记者从自治区党委社会工作部获悉,宁夏已实现城镇常住人口每万人拥有社区工作者18人配备标准,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
宁夏去年出台《关于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从“选育管用”全链条发力,全面强化社区工作队伍建设。按照每万城镇常住人口拥有社区工作者18人的配备标准,选优配强社区工作者,面向大专及以上学历的高校毕业生、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退役军人等人员公开招聘,2024年至2025年全区招聘社区工作者2821人。目前,全区社区工作者总数达8963人,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96.2%,35岁以下的占比60.6%,队伍呈现出年轻化、高学历化的特点,并根据社区类型和常住人口数优化配置,提升社区精细化服务能力。建立社区工作者分层分类培训机制,以“全岗通”为目标,实施“导师帮带制”,打造“一专多能”的社区工作全科人才,提升队伍综合素质,实现服务居民“零距离”。
为吸引和留住更多优秀人才,提升队伍整体素质和稳定性,宁夏建立健全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长效机制,出台社区工作事务准入制度和指导目录,全区664个社区结合实际分类制定工作事务目录,明确了各社区依法履职和依法协助的工作事务,压减了39%的社区工作事务,指导市、县(区)制定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考核方案。聚焦社区工作者职业化体系建设,将“三岗十八级”变为“四岗二十四级”,缩短等级晋升时间、拉大岗位薪酬级差,推动各地执行最新薪酬标准,社区工作者薪酬平均增长500元。对取得社会工作初级、中级、高级职业资格的社区工作者,分别按每月200元、300元、500元发放职业津贴,社区工作者持证率已达37%。此外,加大从优秀社区工作者中招录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力度,今年面向在职优秀村(社区)干部招录公务员、事业人员60人。(记者 刘惠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