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记者从宁夏农林科学院获悉,一项旨在攻克水稻“隐形杀手”——杂草稻的农业科技项目日前取得里程碑式成果。10月15日,在宁夏农垦暖泉农场进行的万亩连片示范田中,经专家测产,示范田亩产791.53公斤,打破本地高产纪录。这一成果标志着长期制约宁夏水稻产量与品质提升的问题,找到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杂草稻,被称为水稻的“完美模仿者”,其形态与栽培稻极为相似,难以辨别,却具有强大的生存竞争能力。它不仅与栽培稻激烈争夺水、肥、光照,导致栽培稻大幅减产,还易引发稻瘟病,直接导致稻谷品质下降和商品价值受损。宁夏作为重要水稻产区,平均近四成稻田面积遭受其侵害。以暖泉农场为例,其作为主要的水稻生产基地,长期因杂草稻问题而难以发挥栽培稻应有的产量和品质潜力。
面对这一产业难题,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与福建农林大学携手攻关,成功筛选出非转基因耐除草剂水稻新品种“易稻2”。以此为核心,由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宁夏农垦集团、宁夏农垦农林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宁夏农垦暖泉农场、宁夏杰农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开展了水稻提质增效关键技术——耐除草剂水稻及配套栽培技术的协同研究与示范。
此外,科研与推广团队不仅提供了良种,更创新了一套高效的栽培模式,建立以“耐除草剂水稻无人机催芽撒播”为核心的轻简高效栽培技术体系。该技术在水稻苗期,通过精准施用特定除草剂,高效、便捷地清除包括杂草稻在内的田间杂草,而对水稻本身安全无害,从而彻底解决了人工辨草、除草的难题,大幅降低劳动成本和管理难度。(记者 马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