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记者从宁夏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场)“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以来,我区在枸杞科技创新方面取得多重突破。近3年,宁夏农林科学院自主研发的枸杞新品种、新技术在全国推广152.2万亩,新增产值1186.7亿元、利润118.7亿元,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
我区率先破译枸杞基因组密码,为种质创制和功能产品研发夯实了基础。建成了首个枸杞基因组数据库,绘制出了染色体级别的红果枸杞和黑果枸杞高质量基因组图谱,解析了枸杞属植物进化演化规律,填补了枸杞研究的空白;揭示了枸杞自交亲和的分子机制,提出枸杞多糖生物合成路径模型;阐明了黑果枸杞花色苷合成转录调控机理,突破枸杞多靶点稳定高效基因编辑技术,编辑效率超68%。
同时,创建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创制多功能多用途系列品种,自主选育新品种栽培面积占全国90%以上。建成了世界上数量最多、功能最全的国家枸杞种质资源圃;创建“表型+基因型”种质资源高效精确评价体系,主导制定了全球首个枸杞属DUS国家测试指南;获国家林木新品种保护权20个,审(认)定良种5个,自主选育的“宁杞7号”新品种实现了枸杞品种的二次更新换代,入选2025年农业农村部主导品种。
我区枸杞产业突破种苗快繁技术,创新困难立地条件种植模式,研制专用机械,实现栽培技术迭代升级。示范推广枸杞优质苗木繁育技术,将育苗成活率由33.0%提高到83.1%,种苗供应量占全国80%以上;创建盐碱地、生荒地等困难立地条件种植模式、8项绿色高效生产关键技术,制定生产和质量标准17项;研制枸杞专用机械11个系列58台(套),枸杞田间管理机械化率超75%。
此外,我区揭示了枸杞主要活性成分功效作用机理,创制提取制备工艺和功能产品,实现了高值化利用。突破了枸杞营养功能成分/组分的精准分析技术,阐明了枸杞滋肝明目、延缓衰老、降脂减肥和调节免疫及肠道菌群的作用机理;研发缓解视疲劳、提高免疫力等功能产品15个,获批“健”字号3个,建设生产线9条,加工转化率由12.5%提高到26.%。(记者 丁建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