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门口终于加装了红绿灯,孩子上学过马路安全多了!”11月2日早晨,银川市西夏区居民王女士说。这条加装红绿灯的建议通过“人民建议”窗口提交后,经多部门联动办理,用时半个月便从民意诉求变成了民生实景。这样“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场景,正随着人民建议征集工作的走深走实,在宁夏各地不断涌现。
2024年4月,宁夏在全国率先创新建立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有关部门(单位)人民建议征集工作“四方联动”机制,从制度根源上破解了民意汇集碎片化、成果转化堵点多的难题,构建起上下贯通的五级工作体系。如今,全区2873个村(社区)实现人民建议征集箱全覆盖,27个市、县(区)统一将人民建议征集“二维码”张贴在政务大厅、党群服务中心等场所,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征集网络,真正实现了“民意无门槛,建言有渠道”。
在银川市金凤区北京中路街道森林公园社区,“直播议事”直播间里互动不断。该社区创新推行的“线上直播+线下议事”模式,已推动46条民生建议落地,居民满意度超95%。而石嘴山市选聘的20余名特邀建议人中,快递小哥李师傅关于“优化商圈配送停车点”的建议,经“四方联动”机制转化为政协委员提案,最终促成3个商圈新增设20个临时配送车位。
中卫市“24小时民意直通车”更让诉求响应再提速。市民张先生通过“中卫社会工作”微信公众号提交“公共场所增设充电桩”的建议后,相关部门10天就完成了3处充电桩点位的规划选址。截至目前,中卫市线上平台已办结群众建议5件,特邀征集员反馈的建议全部落地。
为让民生诉求真正转化为发展动能,宁夏建立“接收—研判—转办—督办—反馈”闭环机制,推行“一月一主题”专项征集制度。吴忠市围绕奶产业高质量发展开展专题征集,吸纳养殖大户建议优化饲料补贴的政策,使当地奶牛养殖效益提升15%;银川市聚焦“和美银川”建设8个主题收集建议575条,45条转化为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30条“口袋公园”建设建议被纳入年度民生实事。
“各地创新激励机制点燃了群众的参与热情。”自治区党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石嘴山市将优秀建议纳入“积分超市”奖励清单,把新就业群体建议与“最美骑手”评选挂钩;吴忠市推行“建议征集+信用积分”模式,让群众从“要我提”变为“我要提”。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区各级信访部门累计登记建议类事项1075件次,“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接收建议3.52万件次,精准筛选转化重点建议464条,37条已融入政策制定,成为推动发展的“智慧宝库”。“基层的智慧最鲜活,群众的建议最实在。”自治区党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说,“我区正通过制度化渠道,让人民建议成为推动发展、惠及民生的‘金钥匙’。”(记者 刘惠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