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党政 -> 图片报道
巧手生花,让传统剪纸“一纸风行”
2020-09-14 11:35:40   
2020-09-14 11:35:40    来源:石嘴山市新闻传媒中心

  一把剪刀,几张红纸。纸随剪转,心随纸动。以侧剪、内剪、针刺等剪纸技法,线条细如春蚕吐丝,粗如大笔挥墨,自然风景、时代人物、主题情景乃至书法篆刻,均能跃然纸上,令人称奇。这就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折红旭施展的剪刀与纸的“神奇魔术”。

  折红旭自小受到剪纸艺术的熏陶,加之个人的兴趣爱好,为她的剪纸艺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小学教师岗位退休后,剪纸就成了折红旭执着追梦的一方天地。如今,虽已到了银发染鬓的年纪,但折红旭的剪纸作品依旧不断推陈出新。她以传统剪纸技艺为根,随时随地捕捉生活中的灵感,凭借一把小巧的剪刀,在平淡无奇的红纸上进行丰富的想象,给剪纸艺术加入时尚元素,让古老的剪纸艺术焕发出青春的活力!用折红旭自己的话说:“剪纸不仅仅是平面的艺术,它还可以动起来、活起来。”

  折红旭所说的让剪纸动起来、活起来,正是她独创的剪纸旗袍。将剪纸或缝或粘在旗袍上,演员穿在身上,再戴一个剪纸头饰,撑一把剪纸花伞,在舞台上走秀,通过静与动相结合,展示剪纸艺术美的另一面。当喜庆美丽的剪纸盛开在旗袍之上,再以端庄妩媚的旗袍走秀展示,意境华美,惊艳世人。两年来,剪纸旗袍秀——《梨花颂》演出上百场次,2019年还受邀到泰国演出,反响热烈。在石嘴山市第十二届奇石节颁奖典礼上,折红旭创作的“彬彬有礼石嘴山剪纸旗袍”备受好评,模特们身穿剪纸旗袍走秀的直播观看人数高达12.2万人次,向全国人民展示了剪纸旗袍的独有魅力。

  “其实,将剪纸与文创相结合的想法源于第一届中阿经贸论坛期间,当时我带了《清明上河图》《百虎图》等多幅作品参展,没想到的是,我的剪纸作品当即被高价买走。”那次参展,让折红旭的剪纸作品受到媒体的高度关注,还为她带来了经济收益。于是,折红旭认定了剪纸和文创融合发展之路。

  起初,折红旭将书画融入剪纸,以剪纸特有的线条、质感来表现书画艺术,再以书画的方式装裱起来,让剪纸也成为书画展示品。她先后创作出长120米、宽50厘米的大型剪纸作品——《毛主席诗词》剪纸长卷;以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原图为“花样子”,采用剪镂刀刻手法创作出剪纸作品《清明上河图》,山水花木、房屋建筑如同真迹,人物、走马、行驼惟妙惟肖;创作的《百虎图》神态各异、活灵活现……近20年来,折红旭创作的剪纸作品获得过国内外近百个奖项,作品《中国梦》作为国礼送到联合国2013年世界卫生大会。她的证书、奖杯、奖状足以用堆积如山来形容。

  然而,折红旭并没有满足。“我还把我的剪纸作品与丝巾相结合。”折红旭指向墙上的几幅关于宁夏历史题材的剪纸作品。剪纸丝巾采用团花风格的剪纸,色彩明亮,在海蓝、淡黄、草绿等主色调的映衬下,色点、色块层层叠叠,纹饰图案或简约或繁复,散发出时尚气息,丝毫不逊于江南锦绣。在沙湖古镇举办的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中,她设计的团花剪纸丝巾备受游客青睐,一天卖出20多条。折红旭的文创之路并没有停止,她还打破了剪纸只有红色、黄色等色彩的限制,大胆尝试墨刻剪纸,取材于传统小说《水浒传》创作的《梁山一百零八条好汉》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在黑色纸张上刻画出一百零八条梁山好汉,以黑色的冷峻、张力刻画出梁山好汉嫉恶如仇的精神。折红旭不仅仅在技法上创新,还尝试了众多材料,U盘、饮水杯、手袋、体恤、明信片、贺卡、折页、挂件、摆件……林林总总不一而足,纸张早已不是剪纸的专属载体,金属、瓷器、亚麻布、丝绸等,都成了剪纸的新载体。从长达120米的卷轴《毛主席诗词》、大气磅礴的60米长卷《美丽宁夏川》,到古典唯美的册页《四美图》《十二生肖》,小巧精致的书签以及摆件、挂件、伴手礼……截至目前,折红旭设计、研发出了大大小小共几十类、上百种的剪纸作品和剪纸文创衍生品,剪纸文创产品的种类、款式让人惊叹不已。

  如果用季节来描述折红旭的剪纸作品,那一定是“盛夏”,如此生机勃勃、热烈奔放,又渗透着恬静深沉,从一幅作品绵延到另一幅作品,让你不禁被一股从平面跳脱出来的炙热气息深深感染。

  采访临近结束时,折红旭再一次向我们表演了她的“魔术”:一张鲜艳的红纸经过折叠,捏在左手,右手蓄着力,熟练地控制着剪刀突进徐行,剪刃咬合出纤细的茎,又向上游走,勾勒出婀娜的叶瓣。不多时,一朵精致的镂空花卉便在这双巧手中绽放开来,美艳不可方物。(记者 刘均 朱凤玲 实习记者 许婧 文/图)

【编辑】:王雪玲
【责任编辑】:王雪玲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