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的贺兰山运动休闲公园。近年来,我区在废弃的矿坑规划建设酒庄,并利用矿山修复成果和保留的工矿遗址,打造文旅小镇、文化公园、极限运动等精品休闲旅游路线,形成集葡萄酿酒、生态观光、科普研学、运动休闲、养生娱乐于一体的多元化生态产业。
张骞葡萄郡(银谷世界碳汇葡萄园),工人为树木浇水。
张骞葡萄郡项目和毗邻的贺兰山运动休闲公园,都是贺兰山正在愈合或已痊愈的“伤疤”。
随着生态环境不断改善,骑行游览于贺兰山下的市民越来越多。
走进贺兰山石嘴山段的大磴沟生态修复示范区,以往满目疮痍、寸草不生的渣山不见踪影,整片矿区披绿重生。不远处,由废弃矿坑地下水渗透而成的一泓湖水,静谧得如同一面光洁如新的镜子。
4月19日,张迪(左)带着妻儿游览贺兰山下的志辉源石酒庄。
志辉源石酒庄,从废弃矿坑变身郁郁葱葱的“花园酒庄”。
4月19日,银川市民张迪带着妻儿驾车来到贺兰山运动休闲公园。搭建好户外帐篷后,一家三口漫步公园内的红色健身跑道,目光所及皆是舒枝展叶、垂柳依依,其间点缀着丛丛烂漫春花。
“多年没来,贺兰山变化太大了。”张迪坦言,他对贺兰山的印象还停留在从前的青石黄土漫天沙。因为此前来游玩的朋友极力推荐贺兰山运动休闲公园,他才在周末抱着试试看的态度驾车来此,结果“网红”公园的高颜值让一家三口惊喜不已。
从空中俯瞰,这个昔日的砂石采矿区早已看不出当初的模样,通过植被景观再造和水系建设等举措,这里的废石、废坑“变废为宝”,成就如今绿意葱茏、水系蜿蜒的生机盎然。不仅是张迪,不少银川市及周边地区的游客纷纷选择来此感受春天,感受贺兰山之美。
4月22日是第56个世界地球日,今年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近年来,我区针对贺兰山的一系列生态修复治理措施,令“父亲山”逐渐“伤愈”。重现青绿的贺兰山,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题,蹚出一条生产、生活、生态“共赢”的绿色发展之路。
在石嘴山市大武口区的石炭井大磴沟生态修复示范区,一汪狭长的翡翠湖嵌在削坡平整的山体间,静谧如镜。数年里植下的各类乔木灌木如星火似波浪,用绿意一点点抚过曾经荒芜的地面,为“父亲山”重新披上崭新绿衣。
近年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积极打造贺兰山东麓生态保育带“绿道”和生态产业带“绿廊”,构筑贺兰山绿色生态屏障。贺兰山大武口沟生态保护修复项目、贺兰山东麓煤炭加工区生态修复项目、302省道沿线生态修复项目和大武口区石炭井一矿周边及浅山区生态修复项目等一系列项目的推进实施,在2.67万亩生态修复区域内栽植苗木62.31万余株,铺设管道75公里。8处历史遗留矿山和沙坑也在当地生态修复的过程中,实现修复治理总面积2050亩。
自治区自然资源厅相关数据显示,贺兰山、六盘山、罗山生态保护修复完成投资57.22亿元,治理修复面积2980平方公里(447万亩)。不仅贺兰山下镇北堡废弃矿坑生态修复利用典型经验在全国推广,大武口区星海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也在全国交流经验。
“父亲山”正逐年向好,宁夏实施生态修复保护的脚步仍未停歇。今年,宁夏自然资源部门将持续推进“三山”生态保护修复,高质量完成六盘山“山水”工程等新建项目、续建项目,争创贺兰山国家公园。同时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多元化投入,推广六盘山、贺兰山等区域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修复模式,推动生态效益向经济社会效益转化。(记者 张唯 王晓龙 文/图)